选项D,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转为非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而不是其他综合收益。 相关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15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200
——公允价值变动1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


甲公司拥有一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25年1月1日,甲公司认为该房地产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市场比较成熟,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决定对该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2025年1月1日,该写字楼的原价为3 000万元,已计提折旧300万元,账面价值为2 700万元,公允价值为3 200万元。不考虑所得税等因素的影响,甲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的下列处理中,正确的是( )。
2025年1月1日,甲公司对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时,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账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32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300
贷:投资性房地产3000
盈余公积5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50
注意: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时,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要追溯调整,转换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

选项A,投资性房地产列示金额为2 200万元,修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选项B,期末在建工程科目列示金额为130万元,土地使用权单独作为无形资产列示。
会计处理如下:
事项(1)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22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程物资/银行存款等2200
完工后: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2200
贷:投资性房地产——在建2200
收到租金时:
借:银行存款300
贷:其他业务收入300
发生修理费用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20
贷:银行存款20
事项(2)
购入土地:
借:无形资产400
贷:银行存款400
发生建造成本:
借:在建工程13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程物资/银行存款等130
事项(3)
借:开发成本(4200+2000)6200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工程物资等6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