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结转分步法下,成本结转工作量较大,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如果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法,还需要进行成本还原,增加核算的工作量,选项B不当选;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在产品的费用在最后完成以前,不随实物转移而结转,不能为各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及资金管理提供资料,选项C不当选。


在以下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中,产品成本计算不定期,一般也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问题的是( )。
分批法下,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而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因此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但有时同一批次产品会出现跨月陆续完工的情况,也会涉及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选项C当选。


甲公司是一个家具制造企业。该公司按生产步骤的顺序,分别设置加工、装配和油漆三个生产车间。公司的产品成本计算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按车间分别设置成本计算单。装配车间成本计算单中的“月末在产品成本”项目的“月末在产品”范围应包括( )。
平行结转分步法中的广义在产品包括本步骤在产品和本步骤已完工但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由于加工车间在装配车间之前,选项 A 不当选,选项 B、C、D 当选。

如果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则每一步骤的生产费用也要在其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果某产品生产分三个步骤在三个车间进行,则第二车间的在产品包括( )。
平行结转分步法中的广义在产品包括本步骤在产品和本步骤已完工但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选项B、C当选。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产品分两个步骤在两个基本生产车间进行。第一车间将原材料手工加工成同一规格型号的毛坯,转入半成品库;第二车间领用毛坯后,利用程控设备继续加工,生产出A、B两种产品,每件产品耗用一件毛坯。公司根据客户订单分批组织生产,不同批次转换时,需要调整机器设备。 甲公司分车间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 ①第一车间采用品种法。原材料在开工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陆续均匀发生。生产成本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完工半成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完工半成品按实际成本转入半成品库,发出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 ②第二车间采用分批法和作业成本法相结合的方法。第二车间分批组织生产,当月开工当月完工,无月初月末在产品。除耗用第一车间的半成品外,不再耗用其他材料,耗用的半成品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直接人工费用陆续均匀发生。由于第二车间是自动化机加工车间,制造费用在总成本中比重较高,公司采用作业成本法按实际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
2025年3月,相关成本资料如下:
(1)本月生产资料(单位:件)
(2)月初半成品库存400件,单位平均成本127.5元。
(3)第一车间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生产费用(单位:元)
(4)第二车间本月直接人工成本(单位:元)
(5)第二车间本月制造费用(单位:元)
要求:
第一车间成本计算单
产品名称:半成品 单位:元
计算说明(部分):
直接材料:
约当产量=1800+1000×100%=2800(件)
分配率=84000/2800=30
完工半成品转出=30×1800=540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30×1000=30000(元)
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约当产量=1800+1000×60%=2400(件)
发出半成品的单位成本=(400×127.5+180000)÷(400+1800)=105(元)
第二车间作业成本分配表
单位:元
计算说明(部分):
设备调整作业分配率=30000/15=2000(元/批)
加工检验作业分配率=2400000/1500=1600(元/件)
产品成本汇总计算单
单位: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