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欠乙10万元到期未还,乙要求甲先清偿8万元,乙的行为仅导致8万元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 B.甲和乙须对丙承担连带赔偿责任10万元,丙要求甲承担8万元,丙的行为导致甲和乙对丙负担的连带债务诉讼时效均中断
  • C.乙欠甲8万元到期未还,丙欠乙10万元到期未还,甲对丙提起代位权诉讼,甲的行为不会导致乙对甲的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 D.乙欠甲10万元,甲将该债权转让给丙,自甲与丙签订债权转让协议之日起,乙的10万元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本题来源: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1)选项A:权利人对同一债权的部分债权(8万元)主张权利,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剩余债权(2万元),但权利人明确表示放弃剩余债权的情形除外;(2)选项B:对于连带债权人、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由, 应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权人、连带债务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3)选项C: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应当认定对债权人的债权和债务人的债权均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4)选项D:债权转让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中断。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一经撤销,自始无效
  • B.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撤销前效力待定
  • C.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撤销权人只能选择撤销该行为
  • D.法官审理案件时发现民事法律行为具有可撤销事由的,可依职权撤销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1)选项B: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撤销前已经生效,在被撤销以前,其法律效果可以对抗除撤销权人以外的任何人;(2)选项C: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撤销权人拥有选择权,可以选择撤销该行为,也可以通过承认的表示使撤销权归于消灭;(3)选项D: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撤销,应由撤销权人申请,人民法院不主动干预。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既可以是将来的事实,也可以是过去的事实
  • B.既可以是人的行为,也可以是自然现象
  • C.既可以是确定发生的事实,也可以是不确定发生的事实
  • D.所附条件可以合法,也可以不合法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所附条件,可以是自然现象、事件,也可以是人的行为。但应当具备下列特征:(1)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2)必须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3)条件应当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4)条件必须合法;(5)条件是可能发生的事实。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有(  )。
  • A.甲把要求乙清偿3个月前到期的债务的书面通知当面递交乙,乙拒绝接收,甲将通知留在乙处后愤然离去
  • B.乙对甲的债务已过清偿期1个月,乙突然不知所踪,经过2个月的多方探寻无果后,甲在《人民法院报》上刊登声明,要求乙清偿债务
  • C.甲对乙的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还有1个月即将届满时,甲意外死亡,需等待确定继承人
  • D.债权人甲路上偶遇债务人乙,未等甲开口要求乙偿还1个月前到期的债务,乙即一边连称“抱歉”,一边匆匆离去
答案解析
答案: A,B
答案解析:

(1)选项A: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直接送交主张权利文书, 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本题中,虽然乙拒绝接收(未签字、盖章),但甲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已经送达乙,将导致诉讼时效中断;(2)选项B: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导致诉讼时效中断;(3)选项C:债权人死亡,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的,导致诉讼时效中止(而非中断);(4)选项D:债权人未提出请求、债务人并未作出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不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有(  )。
  • A.申请强制执行
  • B.申请仲裁
  • C.在诉讼中主张抵销
  • D.申请追加当事人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选项B);(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下列事项均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①申请支付令;②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③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④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⑤申请强制执行(选项A);⑥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选项D);⑦在诉讼中主张抵销(选项C)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单选题]

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事实行为
  • B.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
  • C.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侵权行为
  • D.民事法律行为的目的是指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动机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1)选项AC:法律事实分为事件与行为,其中行为分为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常见的事实行为有创作行为、侵权行为、拾得遗失物、建筑房屋等。(2)选项BD: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为目的。此处的“目的”仅指当事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追求的法律后果,不包括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动机。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