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甲开出盖有乙公司公章的订奶款收据,使得订奶户有理由相信甲有代理权,甲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因此合同有效,乙公司应向订奶户承担合同履行义务。
立即查看答案


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1)选项ACD:债务的免除、行使撤销权、授予代理权、订立遗嘱等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仅有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发生法律效力;(2)选项B:赠与合同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需要两个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
【提示】注会经济法教材收录“债务的免除”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本题答案按教材的观点给出。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C
答案解析:(1)选项AB:该合同属于附生效条件的合同;(2)选项CD:如果乙恶意阻止条件成就的(假设乙亲自动手将喜鹊打跑),视为条件已经成就。在本题中,将喜鹊打跑的并不是乙,因此,所附条件未成就,乙有权拒绝履行该合同。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B
答案解析:
(1)选项A: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直接送交主张权利文书, 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本题中,虽然乙拒绝接收(未签字、盖章),但甲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已经送达乙,将导致诉讼时效中断;(2)选项B: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导致诉讼时效中断;(3)选项C:债权人死亡,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的,导致诉讼时效中止(而非中断);(4)选项D:债权人未提出请求、债务人并未作出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不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处分行为,是指直接导致权利发生变动的民事法律行为。(1)签订租赁合同与买卖合同属于负担行为,选项AC不当选。(2)所有权转让是处分行为,选项B当选。(3)拆除房屋,属于事实行为,非法律行为,选项D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