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项A、B、D,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均为“见票即付”的票据,谈不上“提示承兑”的问题。选项C,见票即付的商业汇票,无需提示承兑,只有远期商业汇票才涉及“提示承兑”的问题。
【知识点拓展】
提示承兑:
①定日付款(指定付款日期)、出票后定期付款(出票后一段时间内付款)的商业汇票都有具体的到期日,因此需要在“汇票到期日前”提示承兑;
②见票后定期付款的商业汇票需要持票人去提示承兑才能见票,没有明确的日期,因此需要“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提示承兑;
③见票即付的商业汇票是在见票时马上付款,不需要承兑流程,因此无需提示承兑。

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见票即付的商业汇票,自出票日起1个月。
【知识点拓展】
票据的提示付款期限:
①支票:自出票日起10日;
②银行汇票:自出票日起1个月;
③银行本票:自出票日起最长不超过2个月;
④商业汇票:自票据到期日起10日;即付票据自出票日起1个月。
提示付款期限记忆小口诀:汇1本2支商10。

支票的“金额、收款人名称”,可由出票人授权补记。
【知识点拓展】
支票的记载事项:
1.必须记载事项:表明“支票”的字样、出票日期、确定的金额、付款人名称、出票人签章、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2.授权补记事项:金额、收款人名称。
3.相对记载事项:出票地未记载的3选1(营业场所、住所地、经常居住地),付款地未记载的为营业场所。

票据丧失后可以采取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普通诉讼三种形式进行补救。
[注意]
票据丧失的补救措施只包括三种: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普通诉讼,不含仲裁。

根据是否具有透支功能,将银行卡分为可以透支的信用卡和不能透支的借记卡,信用卡根据是否向发卡银行交存备用金分为准贷记卡(选项D)和贷记卡(选项B);而借记卡又根据功能不同分为专用卡(选项A)、储值卡和转账卡(选项C)。
【知识点拓展】银行卡的分类

某汽车销售公司甲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向开户银行P银行申请加入银行卡特约商户,P银行在对其提交的申请资料审查后,双方于2020年6月9日签订银行卡受理协议,约定P银行按照交易金额的0.35%、单笔13元封顶的标准收取结算手续费。
2021年6月12日,客户王某在甲公司通过P银行布放的POS机用2张带有银联标识的借记卡分别刷卡消费80 000元和2 000元。
2021年8月,P银行根据评级制度进行风险评级,认定甲公司为风险等级较高的特约商户。
2021年9月,P银行发现甲公司发生风险事件,遂采取相应措施。
要求: 根据上述材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P银行按照交易金额的0.35%、单笔13元封顶的标准收取结算手续费,故扣除手续费后的实际到账金额为(80 000-13)+2 000×(1-0.35%)=81 980(元)。
【知识点拓展】银行卡收单业务的结算收费
建立对实体特约商户、网络特约商户分别进行风险评级制度,对于风险等级较高的特约商户,收单机构应当对其开通的受理卡种和交易类型进行限制,并采取强化交易监测、设置交易限额、延迟结算、增加检查频率、建立特约商户风险准备。 选项B属于对于收单机构发现特约商户发生的疑似银行卡套现、洗钱、欺诈、移机、留存或泄露持卡人账户信息等风险事件应当采取的措施之一。
[注意]
收单机构发现特约商户发生疑似风险事件的,才能对特约商户采取暂停银行卡交易的的措施。
可以理解为,对于风险等级较高的,要“预防”;对于发现有疑似风险事件的,要“止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