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某企业 2021年年度利润总额为 315万元,其中包括国债利息收入15万元;行政罚款支出10万元。假定该企业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该企业 2021年应交所得税为(  )万元。
  • A.75
  • B.77.5
  • C.78.5
  • D.81.5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税法的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税,罚款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所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315- 15+10=310(万元),当年应交所得税 =310× 25%=77.5(万元)。


【知识点拓展】

所得税费用的公式:

1.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2.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3.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4.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初级必刷300题-实务
去题库练习
拓展练习
第1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
  • B.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改变
  • C.已提足折旧但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
  • D.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自办理竣工决算时开始计提折旧
答案解析
答案: A,C
答案解析:

选项B,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当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消耗方式有重大变更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项D,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知识点拓展】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4)改扩建期间的固定资产(即已转入在建工程的固定资产)。

[注意]

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当月不提,下月开提;当月减少,当月照提,下月停提。(“提尾不提头”)

(2)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判断题]企业采用账结法结转本年利润时,需要每月月末编制转账凭证,将损益科目的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  )
  • A.
  • B.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账结法下,每月末均需编制转账凭证,将在账上结计出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影响营业利润的项目是(  )。
  • A.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B.原材料销售收入
  • C.固定资产的毁损
  • D.

    转让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得收益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选项A,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选项B,原材料销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选项D,转让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得收益计入投资收益。选项ABD,均影响营业利润。选项C,固定资产的毁损,计入营业外支出,影响利润总额而不影响营业利润。 提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知识点拓展】

利润的构成: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注意]

①快速记忆只需牢记公式2和公式3,根据题目排除掉营业外收支和所得税费用即是营业利润。

②“资产处置损益”科目核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因出售、转让等原因,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原料A成本为110万元,加工该原料至完工产品估计还将发生生产成本15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为5万元。当天A原材料市场价格大幅降低,已降至80万元,估计完工产品的售价为150万元,2021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 A.60
  • B.30
  • C.20
  • D.0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批原材料用于生产产品,因此,可变现净值用完工产品的预计售价-进一步加工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该批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50-15-5=130(万元),可变现净值高于存货的成本,因此,没发生减值。


【知识点拓展】

材料减值问题,需区分情况:

1.如果材料是直接出售,材料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材料可变现净值=材料的估计售价-材料出售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2.如果材料是用于生产产品,此时才需要看产品是否减值,产品未减值,则材料就没有减值,具体可分为:

(1)产品没有发生减值,材料按成本计量;

(2)产品发生减值,材料按可变现净值计量,材料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产品出售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单选题]

甲企业为一家制造业企业,采用机器工时比例法分配制造费用。2023年10月,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共发生制造费用2 000万元。其中A产品机器工时为2 000小时,B产品机器工时为3 000小时。不考虑其他因素,A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金额为(    )万元。

  • A.

    500

  • B.

    2 000

  • C.

    1 200

  • D.

    800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机器工时总数=2 000÷(2 000+3 000)=0.4,则:

A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0.4×2 000=800(万元);

B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0.4×3 000=1 200(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