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选项B);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选项D)。
【知识点拓展】

资产按流动性质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知识点拓展】
资产的分类和内容
企业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1)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合同资产、持有待售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
(2)非流动资产包括: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使用权资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商誉、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选项A错误,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知识点拓展】

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有( )。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选项A)、资本公积(选项B)、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选项C)和其他综合收益(选项D)等。
【知识点拓展】
1.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通常由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含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构成。
2.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负债是债权人权益,债权人权益与所有者权益统称权益,即“资产=权益”。
【知识点拓展】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该等式被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基本会计等式或静态会计等式,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被称为经营成果等式或动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