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处置损益借方表示增加还是减少?资产处置损益常见分录是什么
在企业日常会计核算中,资产处置是频繁发生的业务,而 “资产处置损益” 科目作为核算资产处置利得与损失的核心科目,其借贷方向所代表的增减含义,是不少财务人员容易混淆的要点。本文,之了君就来和大家详细解读资产处置损益的借贷方向和常见会计分录!
资产处置损益借方表示增加还是减少?
资产处置损益借方代表损失增加,贷方代表利得增加。
资产处置损益属于损益类科目中的 “益” 类科目,但核算内容同时包含利得与损失,需结合业务场景区分。
根据会计记账规则,损益类科目中,“损” 类科目(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益” 类科目(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收益)通常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而资产处置损益作为特殊的 “益” 类科目,其贷方专门核算资产处置产生的利得(收益)增加,比如出售固定资产售价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方则核算资产处置产生的损失增加,比如出售无形资产售价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期末,该科目余额需转入 “本年利润” 科目,结转后无余额,最终影响企业当期净利润。
资产处置损益的常见会计分录?
1. 处置固定资产(以产生利得为例)
企业出售一台使用过的生产设备,原值100万元,累计折旧60万元,账面价值40万元;出售价款50万元,增值税税额6.5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无清理费用。
结转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借:固定资产清理 400000
累计折旧 600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00
收到出售款项:
借:银行存款 565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00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5000
结转处置利得(固定资产清理贷方余额 10 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00
贷:资产处置损益 —— 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100000
2. 处置无形资产(以产生损失为例)
企业转让一项专利权,原值80万元,累计摊销30万元,账面价值50万元;转让价款45万元,增值税税额2.7万元,款项已收,发生律师服务费2万元(银行存款支付)。
结转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及相关费用:
借:银行存款 450000
累计摊销 300000
资产处置损益 —— 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77000
贷:无形资产 800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7000
银行存款 20000
准确理解资产处置损益的借贷逻辑,熟练掌握常见业务分录,是企业规范资产处置核算的基础。希望上述内容能帮助大家理清资产处置损益科目的借贷方向,以及资产处置损益常见分录。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到之了课堂官网来搜索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