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逾期付款利息税前标准是什么?能扣除吗
企业和企业之间进行贸易往来,难免会在一些时候出现逾期付款的情况,这个时候,财务人员也需要知道一些相关的实操内容,以便于自己更好规划相应的工作。那么,企业间逾期付款利息税前标准是什么?能扣除吗?下面,之了君给大家解读一下。
企业间逾期付款利息税前标准是什么?能扣除吗?
企业间逾期付款利息的税前扣除标准主要分为两部分:利率合理性规定和税务处理规则。核心要点是,逾期利息需符合利率上限要求,且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时需满足合法合规条件。具体解读参考如下:
(一)利率合理性规定
企业间逾期付款利息的利率约定需结合交易性质遵循不同规则:
涉及中小企业的交易:根据《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迟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未约定逾期利率的,按合同订立时 1 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 1.5 倍计算。
其他企业间交易:双方可自主约定利率,但约定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 1 年期 LPR 的 4 倍(参考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未约定的,可参照市场惯例或协商确定,避免因 “不合理” 影响税前扣除。
(二)税务处理规则
逾期利息在税务上属于价外费用,需按规定缴纳增值税,同时需满足企业所得税扣除条件:增值税处理:逾期利息作为价外费用,需并入销售额缴纳增值税,税率与主业务(如销售货物、提供劳务)适用税率一致(例如销售货物税率 13%,则利息按 13% 计税),且属于增值税应税范围中的 “贷款服务”。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条件:
1.利息支出需与企业生产经营直接相关,且符合 “合理支出” 要求(利率不超过前述合理性标准);
2.需取得收款方开具的增值税发票(或其他合法凭证,如个人代开发票等);
3.若支付给个人,利息支出扣除与个人年度所得额无关,只需确保凭证合规且利率合理。
企业间逾期付款利息税前标准以及扣除方面的信息,之了君已经给大家详细分享如上。涉及到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还有实操方面的内容,建议大家可以持续到之了课堂来进行学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名师会指导大家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