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容忍错报如何计算?公式是什么

来源:之了课堂
2025-08-15 16:08:46

可容忍错报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抽样中设定的最大可接受错报金额,通常等于或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两者共同构成审计重要性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大家是否清楚,可容忍错报如何计算?公式是什么?今天,之了君就给大家讲清楚。

可容忍错报如何计算?公式是什么

可容忍错报如何计算?公式是什么?

可容忍错报的计算主要涉及审计抽样中样本规模确定与总体错报推断两个核心环节,需结合审计准则要求与职业判断完成。

可容忍错报是注册会计师在细节测试中设定的最大可接受错报金额,其计算需通过以下流程实现:

‌1、确定样本规模‌:

样本规模公式为:样本规模=(总体账面金额÷可容忍错报)×保证系数。‌‌

例如:总体账面金额为8000万元,可容忍错报为500万元,保证系数为2,则样本规模=(8000÷500)×2=32个。

2、推断总体错报‌:

‌比率法‌:总体错报金额=(样本错报金额÷样本账面金额)×总体账面金额,适用于错报与抽样单元金额相关的情况。‌

‌差异法‌:总体错报金额=(样本错报金额÷样本规模)×总体规模,适用于错报与抽样单元数量相关的情况。‌‌

例如:样本错报金额为87万元,样本规模为30,总体规模为200,则差异法推断总体错报=(87÷30)×200=580万元。

3、考虑抽样风险‌:

将推断的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比较,未更正错报接近可容忍错报时需考虑抽样风险扩大测试范围。

可容忍错报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建议大家可以参考上面之了君所提到的内容。与此同时,大家在实际工作当中可能遇到的情况会更加复杂一些。建议大家平时可以抽时间到之了课堂来进行培训,名师团队助力大家提高自己的实操能力,提升大家的综合能力。

实操问答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