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发生减值如何判断?一文看懂具体细节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价值可能因技术更新、市场需求变动等因素发生减值。准确判断资产减值不仅是财务准则的要求,更是企业规避潜在风险、真实反映资产价值的关键。本文将深入剖析资产减值判断的具体细节,为大家提供参考。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发生减值如何判断?一文看懂具体细节
(一)资产减值的范围
企业所有的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当对所发生的减值损失及时确认和计量。
资产减值对象主要包括以下资产:(以下资产减值不能恢复)
1.长期股权投资;
2.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3.固定资产;
4.生产性生物资产;
5.无形资产;
6.商誉;
7.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等。
(二)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判断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主要从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来源两方面加以判断:
1.内部信息: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实体已经损坏;资产已经或将被处置等;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将低于预期。
2.外部信息:市价大幅下跌;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折现率提高,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下降等。
(三)资产减值的测试
1.前提
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资产存在减值迹象是资产是否需要进行减值测试的必要前提。
提示:
以下资产例外,因为其价值和能够带来的经济利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都应当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
(1)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
(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3)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
2.判断原则
企业在判断资产减值迹象以决定是否需要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时,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企业资产存在下列情况的,可以不估计其可收回金额:
(1)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结果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远高于其账面价值,之后又没有发生消除这一差异的交易或者事项的,资产负债表日可以不需重新估计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2)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与分析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对于某种减值迹象反应不敏感,在本报告期间又发生了该减值迹象的,可以不因该减值迹象的出现而重新估计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发生减值如何判断?大家看了以上分享应该有所了解了。明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减值判断方法,有助于企业精准把握资产状况,提升财务信息质量。后续,之了君将持续分享更多财会专业内容,欢迎大家到这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