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商品报废的会计分录是什么?库存商品和存货的区别是什么
在库存商品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导致商品无法继续销售或使用,只能丢弃或销毁。库存商品作为企业重要的固定资产,在报废时要做好会计处理。那么,库存商品报废的会计分录是什么?库存商品和存货的区别是什么?有兴趣的话,跟着之了君一起看看吧。
推荐阅读:☞2025年纳税征期日历【每月汇总】,速看每月报税起止时间
一、库存商品报废的会计分录是什么?
由于不同原因导致库存商品报废的会计分录是不一样的,具体如下:
(一)自然灾害报废
1、发生毁损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商品
2、报报废批准后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过期、变质或正常报废
1、确认损失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库存商品——某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报批准后处理时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三)人为原因报废
1、确认损失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库存商品——某商品
2、经批准后处理时
借:其他应收款(责任人赔偿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二、库存商品和存货的区别是什么?
库存商品和存货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定义不同:存货主要是指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准备出售的产成品、处于生产状态的待产品等。库存商品是指闲置的、有经济价值的商品。
2、范围不同:存货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比如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本、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等。库存商品主要是已生产、已验收入库、可直接销售的各种商品。
3、核算要求不同:存货属于资产类要素,库存商品属于资产类会计科,有"库存商品"这一专门的会计科目。
以上就是关于“库存商品报废的会计分录是什么?库存商品和存货的区别是什么?”的全部内容。更多会计实操相关知识点,欢迎到之了课堂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