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数总和法求折旧第二年怎么算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接触到年数总和法,若是对于这部分的相关知识点信息不是很清楚的话,可能也会影响到大家的正常工作开展。那么,年数总和法求折旧第二年怎么算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接下来,之了君就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年数总和法求折旧第二年怎么算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年数总和法是一种加速折旧方法,适用于技术更新快或损耗率高的资产(如机械设备)。其特点是通过逐年递减的折旧率,使前期折旧额高于后期,以匹配资产价值快速下降的实际情况。核心公式为:
折旧基数=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残值指资产报废时的预计回收价值)。
年数总和=1+2+...+n=n(n+1)/2(n为预计使用年限)。
第二年折旧计算步骤
针对第二年的具体计算,需明确以下步骤:
确定折旧基数:原值减去残值,反映资产的实际可折旧价值。
计算年数总和:例如5年使用年限,年数总和为1+2+3+4+5=15。
确定第二年折旧率:
第二年的“尚可使用年限”为n-1(因第一年已使用1年)。
折旧率=(n-1)/年数总和。
计算折旧额:折旧基数×第二年折旧率。
举例:
假设某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1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计算年数总和:
年数总和=1+2+3+4+5=15
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第一年:
年折旧额=(100,000-10,000)×5÷15=90,000×5÷15=30000
第二年:
年折旧额=(100,000-10,000)÷4÷15=90,000×4÷15=24000
年数总和法求折旧第二年的计算公式和相关的一些信息,大家可以参考上面之了君提到的相关内容。如果大家还想要学习了解更多关于年数总和法的相关配套知识点信息,或者是打算提升自己这部分的实操能力,可以选择到之了课堂来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