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关系主体包括哪些?法律主体指什么
财务人员日常在学习会计知识点的同时,最好也要花一些时间去学习一下法律上的内容。后续在日常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许用得上,例如,法律关系主体包括哪些?法律主体指什么?接下来,之了君就给大家深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一、法律主体指什么?
法律主体是指参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二、法律关系主体包括哪些?
法律关系主体包括:
(1)公民(自然人)。这里的公民既指中国公民,也指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2)机构和组织(法人)。这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各种国家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二是各种企事业组织和在中国领域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是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3)国家。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法律关系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三、法律关系主体应具备什么能力?
法律关系主体应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这两者是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基本资格和条件。
1. 权利能力
权利能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它是参加任何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反映了主体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所有公民普遍享有,如人身权利能力等。
法人的权利能力:始于法人依法成立,终于法人被解散或撤销,其内容和范围与法人成立的目的直接相关。
2. 行为能力
行为能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行为能力必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但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行为能力。
法律关系主体的内容以及含义,之了君已经给大家分享如上。知识点方面理解起来并不是很难,关键在于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的时候,可能还会衍生出一些其他问题。若是大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的话,建议可以考虑直接到之了课堂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