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讫日期是什么意思?起讫日期怎么填写才正确

来源:之了课堂
2025-07-29 14:42:24

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在合同、报表、申请单等文件中遇到“起讫日期”的填写要求。准确理解这一概念并规范填写,是保证文件严谨性和法律效力的基础,也能避免因表述模糊导致的误解或纠纷。那么,起讫日期具体指什么?填写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接下来,之了君就为大家详细解读。

起讫日期是什么意思?起讫日期怎么填写才正确

一、起讫日期是什么意思?

起讫日期是书面化的时间表述,“起”指开始,“讫”指结束,合起来即某一事件、行为或权利义务的起始时间与截止时间,用于明确完整的时间范围。

在实务中,它广泛应用于正式文件场景:比如劳动合同中“2025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的任职期限,财务报表中“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的报告周期,均需通过起讫日期清晰界定,确保时间边界无歧义。

二、起讫日期怎么填写才正确?

填写起讫日期需遵循“完整、精确、规范”的原则,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一)时间要素必须完整

需明确标注“年、月、日”,避免使用模糊表述。例如:

正确:“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

错误:“自4月起至月底”“近期内”(缺乏明确截止点,易引发争议)。

(二)正式文件需用大写日期

公证文件、重要合同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中,日期需用中文大写,格式严格规范:

正确:“贰零贰伍年肆月拾玖日至贰零贰伍年拾贰月叁拾壹日”;

注意:月份1-9月前加“零”(如“零叁月”),10-12月直接写“拾月”“拾壹月”;日期1-9日、10日、20日、30日前加“零”(如“零伍日”“零贰拾日”),11-19日写“拾壹日”至“拾玖日”。

(三)起始与截止时间缺一不可

起讫日期必须同时包含“开始日”和“结束日”,形成完整周期。例如:“本项目执行起讫日期为2025年3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不可只写开始日或结束日。

三、“起讫”与“起止”的区别?

“起讫”和“起止”核心含义一致,均指“开始与结束”,主要区别在于使用场景的正式程度:

“起讫”更偏向书面语,多用于法律文书、财务报表、官方文件等正式场景,体现严谨性;

“起止”更通俗化,适用于日常通知、活动安排等非正式场景,例如“本次培训起止时间为2025年5月10日至12日”。

二者均用于描述连续的时间范围,不存在“连续与非连续”的差异。

准确理解和填写起讫日期,是财务工作中保障文件规范的基础细节。无论是合同条款还是报表周期,清晰的时间界定都能减少后续争议。如果在实务中遇到特殊场景的填写疑问,建议结合具体文件要求或咨询专业人士,也可通过之了课堂的实务课程进一步学习相关规范。

实操问答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