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5-03-13 14:33:1330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老师3这种情况和存货里的低值易耗品怎么区分,还有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候直接摊销是怎么个摊销法 区分:工业备品备件、维修设备,看数量、单价和是否符合固定资产条件;低值易耗品是价值低、易损耗的用具,直接按用途归为低值易耗品。 直接摊销(一次转销法):领用低值易耗品时,把全部价值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比如管理部门领用就记“管理费用”,生产车间领用记“制造费用”。 专业指导-小熊老师 2025-10-21 15:31 27次浏览 老师,第5题帮我讲解一下,计算步骤及为什么要这样计算的说明 同学你好,无形资产年度摊销额为250/5=50,将专利技术出租给乙公司时,2024年租金收入120万计入其他业务收入,50万摊销计入其他业务成本,对营业利润影响金额=120-50=70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10-21 14:57 24次浏览 第10题,为什么不是125-146,而是146-125 同学,你好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看“账面价值”比“可收回金额”高多少,高出来的部分才要计提减值。 这里,账面价值是146万元(原价180减累计摊销34),可收回金额是125万元(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里选高的,也就是125万)。 因为“账面价值(146)”比“可收回金额(125)”大,说明资产现在不值那么多钱了,得把多出来的部分(146 - 125)计提减值,让账面价值降到可收回金额的水平。 要是用125 - 146,算出来是负数,这不符合“减值是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时,对高出部分计提”的逻辑呀~ 所以得用146 - 125。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0-21 14:57 17次浏览 求工资的为什么不以实际发生工资费用为准,而是以公司为准呢? 标准工资率是企业预先制定的、单位工时应耗费的工资成本(本题中,月预算总工资75000元,月预算总工时10000小时,所以标准工资率= 75000÷10000 = 7.5元/小时)。 效率差异关注的是“工时利用是否符合标准”,即实际用了多少工时,和按标准应该用多少工时的差异。这里用标准工资率,是为了单纯衡量“工时效率”对成本的影响,排除实际工资率波动(比如实际工资涨或跌)的干扰。 如果用“实际工资率”(本题中,实际工资费用70560元,实际工时8820小时,实际工资率= 70560÷8820 = 8元/小时),就会把“工资率变动”的影响混入“效率差异”,违背了“效率差异只反映工时效率”的逻辑。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0-21 14:57 12次浏览 就像这几个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还有制造费用,求他们的时候有没有公式,我都分不清楚制造费用是怎么求的,根据什么求的 材料是怎么求的,人工是怎么求的 同学你好,1. 实际直接人工成本 = 实际耗用工时 × 实际工资率,标准直接人工成本(用于成本控制) = 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 × 标准工资率;2、实际直接材料成本 = 实际材料用量 × 实际材料单价,标准直接材料成本 = 实际产量 × 单位产品标准材料用量 × 标准材料单价,3、实际变动制造费用 = 实际耗用工时 × 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 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 × 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10-21 14:57 14次浏览 这道题的意思应该是他2024年他计提了一个预计负债800,结果他只需要给600,然后再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期间之内进行赔付的,那就是说我之前高估了200的损失,我现在要针对于高估的这一部分的钱现在记录到所有者权益里的留存收益里面。增加留存收益相对的,他还要再补交一个企业所得税费,然后才是税后的利润进行一个留存,这个题讲的是这个意思吧 是的哦,简单来说就是甲公司2024年多估了200万赔偿款,现在判决下来只需要赔600万。这多出来的200万,先扣掉25%的所得税,剩下的150万再扣掉10%的盈余公积,最后剩下的135万就是未分配利润增加的钱。 专业指导-韩韩老师 2025-10-21 14:56 12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为什么股权成本大于债权成本,麻烦老师解析下 股权成本大于债权成本,核心原因是股东承担的风险远高于债权人,且债权有固定收益和优先受偿权,股权则没有。 1. 收益稳定性不同:债权人能按约定利率获得固定利息,收益确定;股东只能在企业盈利后获得分红,收益不固定且可能为零。 2. 清偿顺序不同:企业破产清算时,债权人对企业资产有优先受偿权,能优先拿回本金和利息;股东只能分配债权人清偿后的剩余资产,甚至可能血本无归。 3. 风险承担不同:债权人不承担企业经营风险,只需关注企业是否有能力还本付息;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需承担全部经营风险,包括亏损、市场波动等。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0-21 09:40 16次浏览 精华 老师,我不理解圈1说减交易费作为初始入账金额;圈2又说不计入初始入账金额,计入投资收益 这其实是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费用的两种表述方式,本质是一致的 圈①的逻辑是:初始入账金额 = 总价款 - 交易费 - 已宣告未发放的股利/利息。这里的“减交易费”,是在计算初始入账金额时,把交易费从总价款里扣除,因为交易费不计入资产成本。 圈②的逻辑是:交易费本身不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而是直接计入“投资收益”借方(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可抵扣的进项税单独核算)。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0-14 11:48 39次浏览 精华 第五题思路反了 第六题一点思绪都没 第五题;核心是比较 “年底投入 1000 万元” 与 “年初投入 900 万元” 的现值差异. 第六题:核心是利用内含收益率(IRR)的定义(使净现值为 0 的折现率),结合永续年金现值公式:求永续现金流量A:内含收益率IRR = 20%时,净现值为 0。 项目期初投入 100 万元,投产后是永续年金(现金流入),永续年金现值公式为= A /r。当r =20%时,净现值= -100 + A / 20% = 0,解得A = 100 × 20% = 20万元。 资本成本r = 10%,永续年金现值为A / 10% = 20 / 10% = 200万元。净现值=永续年金现值 - 期初投入= 200 - 100 = 100万元。 “如同学针对上述解释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随时进行追问或重新提问。” 专业指导-媛媛老师 2025-10-14 13:22 19次浏览 精华 4.5和0.5怎么是想加了? 你好同学! 此处相加才是正确的 营业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 - 付现成本) * (1 - 税率) + 折旧 * 税率 = (80,000-20,000)*0.75 + 20,000 * 0.25 = 45,000 + 5,000 此处 20,000 * 0.25是折旧抵税的税盾效应,之所以加上是因为少交的税意味着现金流入,因此要加 如收到老师回复后仍有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同学随时追问,加油~ 专业指导-穆易老师 2025-10-14 15:59 27次浏览 精华 d还是不明白 可以这么想: 股份有限公司得把公司的“家底”(权益总额)像切蛋糕一样,平均切成好多等份(每一份就是1股),这样才能发行股票(股票就是这些“蛋糕块”的凭证)。 但有限责任公司不用这么切,股东的权益是按各自出资多少或者事先约定的来算,不是把“家底”切成等额的份。 所以“公司权益总额不作等额划分”是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不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因此D选项不符合。 专业指导-王辰老师 2025-10-14 16:54 19次浏览 精华 老师,预计兑换由9500变成9700,虽说不追溯,但是老是觉得之前分摊到商品和积分上数就不准了,有强迫症想重新分摊之前的金额。 如果预估的不对,就要从头调整,那要把会计累死啦~ 短短一年内的还好说,如果是十年八年的呢,一直往前追溯调整不显示。 本身就是预估的,就是不准确的,每次预估后按最新的分摊就好了,其实已经把之前不准确的给调整过来了 专业指导-小梦老师 2025-10-09 10:18 54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