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5-03-10 15:04:1626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老师您好 请问 这道题选啥 能给我详细的解释一下吗?谢谢您。 - 支付专设销售机构的固定资产修理费 3万元 → 属于销售费用 ​ - 代垫销售商品运杂费 2万元 → 计入应收账款,不属于销售费用 ​ - 结转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5万元 → 计入其他业务成本,不属于销售费用 ​ - 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 1万元 → 属于销售费用 ​ - 支付诉讼费 8万元 → 计入管理费用,不属于销售费用   计算销售费用金额: 3 + 1 = 4 所以该企业11月份应记入“销售费用”科目的金额为 4万元,对应选项B。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1-20 11:38 21次浏览 c选项支付货款应填制付款单,不涉及转账凭证,但上面写的是转账给xxxxx,转账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的话,转走的钱是哪里的钱 哪里的账户,不应该还是公户银行里的钱吗,不明白转账支付出去的是哪里的钱,不涉及现金可以理解 不涉及银行存款不理解 会计里的转账凭证,是跟‘真金白银’完全没关系”的凭证。比如公司给员工算工资但还没发钱、月底算设备磨损,这些都没动现金或银行里的钱,才用转账凭证。 而你说的转账支付货款,是从公司银行账户里转钱出去,这属于动了银行里的钱(银行存款减少),得用付款凭证,和会计里的“转账凭证”不是一回事。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11-20 11:37 18次浏览 3种算法是不是只有双倍余额法最后两年考虑净残值? 是的,在这三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中,只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在最后两年需要考虑净残值 专业指导-铮铮老师 2025-11-20 11:37 19次浏览 被背书人和背书人有什么区别 背书人:是转让票据的一方(相当于“给钱的人”),需要在票据背面签章,承担“保证后手能拿到钱”的责任。 被背书人:是接收票据的一方(相当于“收钱的人”),获得票据的权利(比如后续可以再转让、到期找银行兑现)。 1. 甲公司把汇票转给乙公司: 背书人是甲公司(转让方),被背书人是乙公司(接收方)。 2. 乙公司把汇票抵押给银行: 背书人是乙公司(转让方),被背书人是银行(接收方)。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1-20 11:37 21次浏览 老师您好 请问 图片中的题目 我做对了吗? 第 6 题 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使用的科目是C. 事业支出。 专业指导-铮铮老师 2025-11-20 11:32 21次浏览 老师,您好,这道题我没有看懂 就是交易费这个位置,投资收益,题目中说的交易费是包含在804里面的,如果是另外需要支付的交易费就是我自己写的这个分录 像题目中,交易费是包含在了804里面,为什么借方的投资收益还是是写的4呢 804万元是甲公司实际支付的总款项,这笔钱里包含了“交易费用4万元”,所以在做分录时,需要把这4万元从总支付款里拆分出来,计入“投资收益”的借方(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要计入当期损益)。 比如你总共花了804元买这个资产,其中: 40元是“应收股利”(别人欠你的分红); 4元是“交易费用”(买资产的手续费); 剩下的760元才是资产本身的成本。 所以实际支付的804元,要拆成三部分(成本760+应收股利40+交易费4),对应分录就是: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760 应收股利 40 投资收益 4 贷:其他货币资金 804 这里的“投资收益4”,是从总支付款804里“分出来”的交易费,并不是额外再付4万——总付款804已经包含了这4万的交易费,所以分录里要体现这部分支出对应的损益影响哈,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1-20 11:26 18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不理解 选项A:会计信息是公开透明的,比如利润、资产这些数据能让股东盯着管理层有没有乱花钱、瞎决策,相当于给管理层上了“监控”,自然能约束行为、提高治理效率,这个是对的。 ​选项B:债权人(比如银行)要判断要不要借钱给公司,得看会计信息里的资产够不够还债、利润能不能还利息,这些信息能帮他们做决定,这个也是对的。 ​选项C:会计信息是降低市场运作成本的——比如投资者不用花大价钱去查公司底细,看公开的会计信息就够了,不是“提高”成本,所以这个错。 ​选项D:会计准则是先制定出来,会计信息是按准则算出来的,反过来会计信息不是制定准则的依据,这个也不对。 简单说,会计信息的核心作用是让信息更透明、帮大家做决策、约束管理者,而不是提高成本或者当准则的依据。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11-20 16:16 22次浏览 精华 老师,这些公式要把它纯背下来吗 刚接触会计需要先记忆下来,到后期学到各类科目的具体计量时,这个公式就会充分理解了,如果您刚开始学,建议先强化记忆哦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11-18 16:56 87次浏览 精华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第一年从7月开始计提折旧,为什么下面解析那里,算出第一年折旧额不除以2呢? 这是因为解析里的计算已经默认按“年度”而非“自然月度”来计算折旧(也就是“会计年度折旧”,从2020年7月到2021年6月作为第一个折旧年度、2021年7月到2022年6月作为第二个折旧年度),所以不需要额外除以2。 1. 生产线2020年6月30日达到可使用状态,第一个折旧年度是2020.7–2021.6,折旧额=200×2/5=80万元(覆盖完整12个月); 2. 第二个折旧年度是2021.7–2022.6,折旧额=(200-80)×2/5=48万元(同样覆盖完整12个月); 3. 到2022年6月30日(更新改造时点),累计折旧=80+48=128万元,账面价值=200-128=72万元,和解析结果一致。 这种按“折旧年度”计算的方式,会直接用完整年度的折旧额,所以不需要拆分半年。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11-18 17:02 51次浏览 精华 那其他选项可以说一下对于是什么吗 A. 坚持诚信,守法奉公 → 对自己(自律) B. 坚持准则,守责敬业 → 对工作(履职) C. 坚持学习,守正创新 → 对未来(发展) D. 忠于职守,尽心尽力 是 B选项(履职要求) 的具体表现。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11-18 17:50 43次浏览 精华 现金股利是什么?给投资者发放现金股利,那投资者不应该是拿到钱了吗?为什么所有者权益会减少? 现金股利是上市公司以现金形式向股东分配的利润,简单说就是公司赚了钱,拿出一部分以现金的方式分给股东(投资者)。 因为现金股利是从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具体是未分配利润)”里拿出来的—— 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属于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当公司发放现金股利时,相当于把这部分利润分给了股东,公司自己的“未分配利润”会减少,进而导致所有者权益总额减少。我们是站在公司的立场账务处理的,是发放的一方,不是取得方,因为题目写的宣告,也就是宣告方 举个例子: 公司原本有100万未分配利润(属于所有者权益),现在给股东发10万现金股利,发完后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变成90万,所有者权益就少了10万;而股东拿到的10万是“自己从公司分到的钱”,不是公司的资产/权益了。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1-19 11:01 44次浏览 精华 关于按售价金额法核算有两个例题没有懂:按谢老师讲的公式,期末结存和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是一样的算法?都是按结存数量的占结存合计数量的比例再乘以进价合计数 但是老师又提到一定要看问什么再求什么?一个是期末结存售价实际成本,一个是本期销售售价实际成本 售价金额法的核心是“先算差价率,再用售价×(1-差价率)转实际成本”,期末结存和本期销售只是“售价基数”不同: 1. 算差价率:(总差价)÷(总售价) 2. 实际成本 = 对应的售价 ×(1 - 差价率) 例题1(求“本期销售实际成本”) 总差价=期初差价+本期购入差价 总售价=期初售价+本期购入售价 算出差价率后,用本期销售收入(销售的售价)×(1-差价率)” 例题2(求“期末结存实际成本”) 先算“期末结存的售价”=期初+购入-销售的售价 再用“期末结存售价×(1-差价率)”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1-17 11:49 74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