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612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多选·2024】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收入要素定义、不可以确认为收入的有( )。 A.出售无形资产收取的价款 B.销售材料收到的价款 C.出售固定资产收取的价款 D.确认的政府补助利得 【答案】ACD 【解析】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 收入的核心定义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且会让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投入资本无关)。 A. 出售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不是日常经营核心资产(如公司主营销售,而非买卖专利),出售属于“非日常活动”,计入资产处置损益,不符合收入定义。 B. 销售材料:材料是企业经营相关的存货,销售材料属于日常活动(即便不是主营业务),符合收入定义(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C. 出售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长期使用的资产(如厂房、设备),出售不属于日常经营行为,计入资产处置损益,不符合收入定义。 D. 政府补助利得:政府补助是无偿取得的收益,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计入营业外收入或递延收益,不符合收入定义。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1-27 10:25 20次浏览 三种账务处理程序登记总分类帐不同 那是不是这三种账务处理程序的根本区别就是因为登记总分类帐不同? 你的理解是对的哦,三种账务处理程序的根本区别就是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11-27 10:24 13次浏览 其他货币资金和银行存款的区别 银行存款是企业存在银行结算账户里的钱(日常用),其他货币资金是 “有特定用途、不能随便用” 的货币资金(专用) 专业指导-铮铮老师 2025-11-27 10:24 18次浏览 老师好,我想问问这道题是选无形资产嘛,我看到土地使用权就选了 这道题不选无形资产,正确答案是 D 存货。 咱们可以这样理解: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核心业务是建商品房然后卖掉,购入的土地使用权是为了“盖商品房(最终要卖的产品)”,相当于商品房的“原材料”。而存货是指企业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等,所以用于建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要和商品房一起作为存货,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里列示~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1-27 10:22 22次浏览 看图一图二 我不明白出售这项金融资产时 挣钱了记在贷方 赔钱了记在借方 后面再讲 转让当月月末收益了记在借方,损失记在贷方,我真紊乱啦 转让当月月末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不就是出售这月当月的月底吗,不明白 不明白不明白 这是两笔不同业务,别混在一起看: 1. 出售时(图一): 赚钱了 → 投资收益在贷方(记录你赚了多少) 赔钱了 → 投资收益在借方(记录你赔了多少) 2. 月末算税(图二): 要交税 → 投资收益在借方(因为交税会减少你的最终收益) 可抵税 → 投资收益在贷方(因为抵税会增加你的最终收益)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11-27 10:21 20次浏览 单独出售的包装物,出售了,没收到钱,是不是记应收账款。借应收账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如果是出租包装物没收到钱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他们这个有什么区别吗,一个记入应收账款而另一个记其他应收款 这两种情况的科目区分,核心是业务类型对应的债权性质不同。 单独出售包装物属于日常经营中的销售业务,和销售原材料的性质一样,对应的是与经营直接相关的应收款项,所以用应收账款,这个科目专门核算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主营业务或其他业务产生的应收款。 ​出租包装物属于让渡资产使用权的租赁业务,对应的是非直接销售类的应收暂付款项,所以用其他应收款,这个科目用来核算销售/服务之外的各种应收、暂付项目,比如租赁应收款、代垫款项这类。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11-27 10:17 26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您好,我想问下:公允价值是市场价么? 公允价值不完全等于市场价,不过大部分情况下可以把活跃市场的市场价当作公允价值的核心参考。 简单来说,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它有几个关键特点: 如果存在活跃、有序的市场(比如公开交易的股票、标准化商品),这时的市场价就是最直接的公允价值。 ​如果没有活跃市场,就需要用估值技术(比如类似资产的价格调整、现金流折现等)来确定,这时候公允价值就不是现成的市场价了。 所以市场价是公允价值的常见表现形式,但公允价值的范围比单纯的市场价更广。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11-26 11:22 29次浏览 精华 资费成的费,是不是损益类,是不是财务费用借增贷减 财务费用属于损益类科目,其记账规则是借增贷减: 发生利息支出、手续费等财务费用时,借记 “财务费用”; 取得利息收入等冲减财务费用时,贷记 “财务费用”。 专业指导-铮铮老师 2025-11-24 13:16 83次浏览 精华 本来就是少了8.9,只是记错了,用9.8减去8.9,不是还多了0.9吗? 同学,早上好~ 提取现金这个业务,正确的记账应该是银行存款减少8.9万元(因为从银行取了8.9万现金,银行存款就少了这么多)。 但会计人员错误地记成了减少9.8万元(相当于把银行存款多减了 9.8 - 8.9 = 0.9 万元)。 那站在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角度,原本余额是300万,因为错误记账,多减了0.9万,所以得把这多减的0.9万“加回来”,这样才能还原到正确的余额变化上~ 简单说就是:错误记账导致银行存款日记账少计了0.9万,所以要调增0.9万~ 这样是不是就清楚啦~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1-25 08:44 75次浏览 精华 双倍余额递减法为什么要×2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法,其核心是折旧率为 “年限平均法折旧率的 2 倍”,以此实现前期折旧多、后期折旧少的加速折旧效果。年限平均法的年折旧率 = 1 / 预计使用年限(不考虑净残值)。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年折旧率 = 2 / 预计使用年限,这就是 “×2” 的由来。以例题为例,预计使用年限为 5 年,年限平均法的年折旧率为 1/5 = 20%,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年折旧率则为 20%×2 = 40%,因此第一年折旧额 = 期初账面净值(50 万)×40% = 50×2/5 = 20 万,这就解释了公式中 “×2” 的逻辑。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1-24 19:22 34次浏览 精华 老师,选项d应该怎么理解 同学,咱们可以这么想:存货跌价准备是为存货“贬值”预先计提的“减值款”。当商品卖出、结转销售成本时,这笔预先计提的“减值款”得跟着一起核销。比如某商品成本100,之前提了10的跌价准备(实际认可的成本是90),现在把它卖了,结转成本时就得把这10的跌价准备也转掉,这样才能准确算出这笔销售的实际成本。所以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同时,要转销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保证成本核算准确。 专业指导-王辰老师 2025-11-21 15:32 72次浏览 精华 老师,这道题为什么不用价税分离 因为计入成本的金额都是不含税的金额,且题目中没有给出增值税税率,也明确表示不考虑其他因素,默认为已经剔除了增值税,考试中如果需要考虑增值税会给出税率或者明确是否为含税价格,类似题目默认为不含税价格哦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11-21 17:07 49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