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5-01-06 11:43:2852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老师能讲一下结转成本的具体原理吗。还有就是结转过后收益减少成本也减少了是吗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实际这部分钱没有收到,等到真正卖的时候,收到钱了才实现了收益。这就是假转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持有期间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波动产生的损益(如升值或贬值)。处置时将其转入“其他业务成本”,是为了还原投资性房地产的“真实成本”(因为公允价值变动只是账面波动,处置时需将这部分“虚拟损益”与业务成本匹配)。 例如:投资性房地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涨了10万(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处置时需反向结转(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贷:其他业务成本 10),这样“其他业务成本”才能准确反映资产的实际成本。 ​ 其他综合收益:是投资性房地产由“自用房地产”转换而来时,因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而计入的权益类科目。处置时将其转入“其他业务成本”,是为了冲减业务成本(因为这部分收益原本是资产转换时的“额外增值”,处置时需要从成本中扣除,以体现真实的业务利润 专业指导-鱼儿老师 2025-10-27 15:26 28次浏览 最后一题怎么把第一年的租金吞了 因为租金收入属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收入,会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而“其他业务收入”是损益类科目,直接计入营业利润的计算(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等,其中营业收入包含“其他业务收入”)。 所以投资性房地产的租金收入会增加当期营业利润,因此要计入对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0-27 15:19 20次浏览 个税的速算扣除是计算好应纳税额,减去速算扣除,算个税呢?还是说直接算出来应纳税额再减除这个速算扣除? 1:计算个税时,并非先算好应纳税额再减速算扣除数。正确流程如下: 1. 先确定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即全年收入总额减去6万元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五险一金个人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等)及其他合法扣除后的余额; 2. 对照《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表》,找到对应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3. 按公式计算:应纳税额(个税)=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也就是说,需从“应纳税所得额”出发计算,而非先得出“应纳税额”再减除。 2:不是直接算好应纳税额再减除速算扣除数。 正确逻辑为: 以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方式:全年收入总额减去6万元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后的余额)为基础,先乘对应税率,再减除速算扣除数,最终结果才是应纳税额(个税)。 速算扣除数是适配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修正项”,仅作用于计算过程,并非对已算好的应纳税额进行减除。 专业指导-王辰老师 2025-10-27 15:18 14次浏览 为什么叫承兑汇票,却一开始没有承兑签章,需要收款人去提示付款人承兑签章,那如果承兑人不签章呢?这叫什么票据呢?那为什么一开始没有签章也要叫承兑汇票呢?这样如果他不签章又怎么办? 承兑汇票“一开始没签章”是因为承兑是付款人的后续承诺,出票时付款人还没答应付款。 ​若承兑人不签章(拒付),票据还是商业汇票,但持票人可以找前手(出票人、背书人)要钱。 ​ 叫“承兑汇票”是因为它设计上允许付款人承诺付款,哪怕最终没承诺,属性还在。 ​ 承兑人不签章,持票人就找前手追索,或者走法律程序要账。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10-27 15:16 31次浏览 我想问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这里是说他一开始出票没有做出承兑汇票的签章,那这个票叫做什么票呢? 这里是针对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两种汇票,在具体做题的时候会给出是银行承兑汇票还是商业承兑汇票的。 专业指导-李老师 2025-10-27 15:13 35次浏览 计算有没有更清楚的表达 这个有点看不懂 核心是土地增值税的应税收入与扣除项目规则 1. 应税收入:转让房地产的全部价款及经济利益(不含增值税)。 2. 扣除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可扣5项,其他企业扣4项): 第1项: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地价款+相关税费(如契税); 第2项:房地产开发成本(征地补偿、前期工程、建安等费用); 第3项:房地产开发费用(分两种情况:能分摊利息且有证明的,按“利息+(1+2项)×5%内”;不能的,按“(1+2项)×10%内”); 第4项:与转让相关的税金(房企扣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非房企再加印花税); 第5项:加计扣除(房企专属,按“(1+2项)×20%”)。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0-27 15:13 19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应交税费会减少 这个地方听不懂 应交税费负债类科目,借方表示减少 取得进项保税可以抵扣,所以减少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10-25 09:28 39次浏览 精华 账面余额只考虑应收帐款,账面价值有备抵减备抵,200-20-100+10最后10会计分录借,坏账准备10贷银存10在贷方不应该减10吗? 收回已核销的应收账款,分录是借应收账款10贷坏账准备10,借坏账准备10贷信用减值损失10,借银行存款10贷应收账款10,所以不影响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和账面价值,应收账款账面价值=(200-20-100)-(20-20)=80,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0-23 20:34 164次浏览 精华 期末结转,借:本年利润 贷:税金及附加 我的理解是税金及附加结转到本年利润,税金及附加减少,费用减少,记贷方。费用减少,利润应该增加呀?本年利润增加,也该放贷方啊?怎么本年利润在借方 税金及附加:属于费用类科目,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比如计提消费税时,借“税金及附加”,表示费用增加)。 ​本年利润: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借方记减少(归集费用),贷方记增加(归集收入)(最终余额反映本年净利润或净亏损)。 期末结转的核心是“清空损益类科目(收入、费用),将金额转入本年利润,以计算最终利润”。 对于“税金及附加”(费用类),要将其从贷方转出(表示费用减少、科目清空); ​对应的“本年利润”需记在借方——这是因为费用会导致利润减少,所以要通过“本年利润”的借方来“抵扣利润”。 举个通俗例子: 假设你本月赚了100元(收入,转“本年利润”贷方),交了30元税(“税金及附加”,转“本年利润”借方),最终“本年利润”的余额是70元(贷方),即净利润70元。这里的“借本年利润30”,就是在扣除税费对利润的影响。 简言之,“本年利润”在借方,不是表示利润减少,而是在“记录费用对利润的抵扣作用”,最终利润的增减由所有收入、费用结转后的余额决定。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10-21 15:42 162次浏览 精华 这题出售确认的投资收益20,为什么和之前学习的按分录算的30不一样,帮忙解答一下 成本300,公允价值变动30 出售价格350 产生出售投资收益350-300-30=20 公允价值变动是330-300=30,不是20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10-21 09:53 64次浏览 精华 怎么感觉有时候做题,这个差额在投资收益,现在在公允价值变动这呢? 答案是A,那么8.4啥时候选上呢,有点串了 骤1:确定初始入账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为支付的价款(不包含交易费用),本题中购买日支付价款249万元,因此初始入账价值为249万元。 步骤2:计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021年12月31日,股票公允价值为258万元。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期末公允价值 - 初始入账价值 = 258 - 249 = 9 (万元)。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0-22 12:41 56次浏览 精华 老师好,我想问一下怎么理解销售净额和销售毛利的区别,不都是减去成本和费用后的利润吗。 销售净额:是“销售收入 - 销售退回/折让/折扣”后的金额,本质是企业卖货实际拿到的“纯收入”,没减任何成本和费用,比如卖100万货,客户退货10万,销售净额就是90万。 销售毛利:是“销售净额 - 商品本身的成本(比如进货成本、生产时的直接材料/人工成本)”后的利润,只减了“商品成本”,没减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这些运营费用,比如上面90万销售净额,商品成本60万,销售毛利就是30万。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0-22 18:03 49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