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5-01-06 11:44:1634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缴纳11月公积金银行存款贷方为什么不登记2个3000,而是直接登记1个6000。 因为银行存款一次划走6000,无需再分开的呢 专业指导-晶晶老师 2025-11-04 11:19 28次浏览 个人所得税,不是每个月根据员工资收入交个税吗,还是累计的收入交个税 同学申报的时候根据工资就可以的,申报后系统会自动累计的哈。 专业指导-七七老师 2025-11-04 11:17 29次浏览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怎么算,怎么合理避税 1. 累计折旧计算:核心是算每期折旧额,常用3种方法—年限平均法(按年均分)、工作量法(按实际使用量算)、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前期多提),累计折旧=每期折旧额×已计提期数。 2. 合理节税核心是合法用税收优惠—选加速折旧法(适配小微企业、制造业)、享受单价500万内设备一次性扣除政策,且折旧方法选定后不能随意变更。 专业指导-晶晶老师 2025-11-04 11:17 21次浏览 为什么会议费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啊? 应付职工薪酬” 仅核算企业对内部职工的报酬类支出,比如工资、奖金、社保、福利费等,对象必须是与企业存在雇佣关系的职工。 会议费的支出对象可能是内部职工(参会),也可能是外部客户、专家、合作伙伴(参会或提供服务),并非仅针对职工。 专业指导-阿宝老师 2025-11-04 11:15 23次浏览 代理记账公司 之前一直没有开对公账户 他们一直就是零申报 有什么需要交接的吗 有什么风险没 如果是零申报,没有业务,也没哟什么需要交接的哈 专业指导-小刘老师 2025-11-04 11:15 21次浏览 老师,结转完损益后还要做结转未分配利润吗,企业所得税是结转损益前做还是结转后做 1、结转未分配利润通常年末才做的。 2、先计提企业所得税,因为所得税费用也要结转到本年利润的 专业指导-壹新老师 2025-11-04 11:13 25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老师,本票汇票支票都是见票即付,比如A公司拿着这几种票到银行提示付款,提示付款就等于直接付款嘛? 见票即付”不等于提示付款就直接付款,银行会先审核票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审核通过后才会完成付款,整个过程存在 “提示 - 审核 - 付款” 的明确流程。 专业指导-阿宝老师 2025-11-01 13:17 33次浏览 精华 老师你好 1. 两次讲销售商品,都只确认了主营业务收入,没处理库存商品,账上库存一直没动。实务中是不是应该在确认收入的同时,把库存商品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这步要和收入做在同一张分录里吗? 2. 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能算出销售利润,这个利润是需要每月末统一计算一次?还是在其他时间点计算呀? 3. 如果公司销售商品后,下个月月初才开票,当月没发票时,产品出库后该做什么分录? 实务中必须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结转对应库存商品成本(遵循“配比原则”),分录可分开做(同一凭证号)或合并做,无需强制在同一张分录,但需保证同期入账。 成本可以月底一次性结转不一定非得每笔业务结转一次成本。销售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需月末统一计算,而非逐笔计算。 销售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需月末统一计算,而非逐笔计算。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均为“损益类科目”,日常仅记录发生额,不直接计算利润;月末需将所有损益类科目(收入、成本、费用等)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通过“本年利润”的借贷方差额,自动算出当月(或当期)的利润总额(含销售利润)。 当月出库未开票的分录处理 按“是否满足收入确认条件”分两种情况,关键是避免漏确认收入和增值税风险。 情况1:已满足收入确认条件(货物已发出、风险转移、收款有把握) (确认“无票收入”,需同步结转成本):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无票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后续开票:先红冲上述无票收入分录,再按发票重新做收入分录(金额一致,确保申报与账务匹配)。 情况2: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如客户未确认收货、存在退货风险) (记录出库,不确认收入):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后续开票/满足条件时: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发出商品 专业指导-朵朵老师 2025-11-01 00:44 64次浏览 精华 老师,请问一下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按照销售额乘以税率缴纳就行,不用管进项税额(无法接收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对吗? 对的,同学理解的小规模不能抵扣进项是对的 咱对方客户要求开具专票我们就要开具专票的 专业指导-阿宝老师 2025-11-01 19:41 27次浏览 精华 我想问一下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这个科目包括已发放的职工福利吗?如果不包括的话,那么职工福利并入工资表计算个税该如何处理?如图所示,画圈的地方如何并入工资表我也不太理解,麻烦老师指示,谢谢! 不包含。“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仅核算按工资标准计提的货币性工资,而职工福利(如餐补、交通补、节日福利等)需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单独核算,二者是“应付职工薪酬”下的两个平行明细科目。 职工福利并入工资表,核心是将非货币性福利或货币性福利折算成金额,与当月工资薪金“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 专业指导-壹新老师 2025-11-02 16:23 69次浏览 精华 老师,这个练习题下面基本信息表备注的是企业2020年8月新设立的一般纳税人,然后为什么在填表的时候那个小型微利企业那里要打钩呢? 小型微利企业和是否是一般纳税人,不是一个概念哈 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所称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应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专业指导-小刘老师 2025-10-30 16:24 65次浏览 精华 请问:关于所有互联网平台企业必须在2025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完成首次平台内经营者与从业人员基本信息报送。这个在哪里查看自己企业是否要报送呀? 如果企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规定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或者是其他为网络交易活动提供网络经营场所、交易撮合、信息发布等营利性服务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就需要报送。 专业指导-阿宝老师 2025-10-29 13:55 74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