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4-12-12 14:14:05519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老师这个第七题哪里错啦 第 7 题的错误在于 “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投资损益” 这句话 ——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不是计入 “投资收益”,而是计入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专业指导-铮铮老师 2025-11-27 13:54 35次浏览 12月的贷为啥不用预收账款,而是合同负债? 收入准则里,取消了预收账款科目,一律用合同负债替代预收账款哈 其他的业务,比如租赁里的预收款,依然用预收账款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1-27 11:11 28次浏览 多选·2024】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收入要素定义、不可以确认为收入的有( )。 A.出售无形资产收取的价款 B.销售材料收到的价款 C.出售固定资产收取的价款 D.确认的政府补助利得 【答案】ACD 【解析】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 收入的核心定义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且会让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投入资本无关)。 A. 出售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不是日常经营核心资产(如公司主营销售,而非买卖专利),出售属于“非日常活动”,计入资产处置损益,不符合收入定义。 B. 销售材料:材料是企业经营相关的存货,销售材料属于日常活动(即便不是主营业务),符合收入定义(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C. 出售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长期使用的资产(如厂房、设备),出售不属于日常经营行为,计入资产处置损益,不符合收入定义。 D. 政府补助利得:政府补助是无偿取得的收益,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计入营业外收入或递延收益,不符合收入定义。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1-27 10:25 20次浏览 三种账务处理程序登记总分类帐不同 那是不是这三种账务处理程序的根本区别就是因为登记总分类帐不同? 你的理解是对的哦,三种账务处理程序的根本区别就是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11-27 10:24 13次浏览 其他货币资金和银行存款的区别 银行存款是企业存在银行结算账户里的钱(日常用),其他货币资金是 “有特定用途、不能随便用” 的货币资金(专用) 专业指导-铮铮老师 2025-11-27 10:24 20次浏览 老师好,我想问问这道题是选无形资产嘛,我看到土地使用权就选了 这道题不选无形资产,正确答案是 D 存货。 咱们可以这样理解: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核心业务是建商品房然后卖掉,购入的土地使用权是为了“盖商品房(最终要卖的产品)”,相当于商品房的“原材料”。而存货是指企业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等,所以用于建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要和商品房一起作为存货,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里列示~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1-27 10:22 25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这道题因为价款包含了交易费用所以在算初始入账价格的时候需要用买价减去已宣告单位发放的这个股利或利息,再减去这个交易费用才是入账价值,然后因为他要算的是当期损益呃,所以我们要看初始取得的时候,交易费用是计入投资收益减少了四,然后持有期间公允价值上升760→800,增加了40,最后影响当期损益的就是一4十40=36,是这么理解吗?这道题有个坑就是不仔细看的话,还以为是另付的交易费用。 对,你的理解是完全正确的~ 这道题的“坑”确实是交易费用包含在总支付款项中,不是“另付”。需要明确: -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不管是“包含在价款里”还是“另付”,都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借方)。 - 计算初始入账成本时,要从总支付款里扣除交易费用和“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得到真正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然后再结合“交易费用减少损益4万”“公允价值变动增加损益40万”,最终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就是 -4 + 40 = 36 万元,所以答案是B~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1-26 21:40 45次浏览 精华 怎么是300减去140呢? 同学,咱们可以这样理解~ 备抵法下,“坏账准备”这个科目是用来提前准备好钱,应对可能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的。它的余额方向是贷方(就像提前存的“准备金”)。 步骤如下: 1. 期初状态:12月初“坏账准备”贷方有200万,这是之前攒下的准备金。 2. 本月发生坏账:实际有60万应收账款真的收不回来了,这时候要从之前攒的“准备金”里扣掉,所以“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会减少60万,变成 200 - 60 = 140 万(相当于准备金花了60万,剩下140万)。 3. 期末要求:年底一测算,发现得留300万准备金才够(因为可能有更多收不回的账款)。那现在手里只有140万准备金,不够300万,所以得补提: 300 - 140 = 160 万(把准备金从140万补到300万)。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1-27 10:09 35次浏览 精华 不会做没思路 无形资产摊销要选法律有效年限和预计使用年限里更短的那个,这里法律年限6年、预计使用5年,所以按5年摊销。年摊销额 = 入账价值300万 ÷ 5年 = 60万元/年 从2022年6月1日到2025年6月1日,一共用了3年,累计摊销额 = 60万×3 = 180万元 转让时的账面价值 = 300万 - 180万 = 120万元 转让收入是60万元,净损益 = 转让收入 - 账面价值 = 60万 - 120万 = -60万元(也就是净损失60万)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11-27 13:34 25次浏览 精华 不会做,没有思路 1. 确定年摊销额 原价 4400 万元,使用 40 年,无残值,直线法摊销。 年摊销额 = 4400 ÷ 40 = 110 万元/年 2. 计算 2021 年摊销额 2021 年 1 月购入,全年 12 个月都持有,因此摊销 12 个月。 2021 年摊销额 = 110 万元 3. 计算 2021 年末账面价值 账面价值 = 原价 - 累计摊销 = 4400 - 110 = 4290 万元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11-27 14:52 26次浏览 精华 2018年的时候账面是2000,2018年的可回收是2050没有发生减值,这个就是要取熟低2000吗、之后再和2019年末的1950对比是吧、就不是用2050高的来进行比较 对的~ 按照资产减值的规则: - 先看2018年末,账面价值2000万,可收回金额2050万,因为“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所以不减值,账面价值保持2000万; - 到2019年末,就用“当前的账面价值(还是2000万,因为不计提摊销)”和“2019年的可收回金额(1950万)”对比,因为“2000>1950”,所以计提50万减值~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1-27 17:11 18次浏览 精华 A选项不明白 选项 A 错误的核心原因是忽略了 “18 周岁以下” 包含 “16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且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的特殊情形,具体拆解如下: 先明确民法典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基本规定:8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原则上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但存在法定例外情形:16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若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比如独立工作赚钱养活自己,经济上独立),则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再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选项 A 的表述是 “8 周岁以上,18 周岁以下的公民都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用 “都是” 涵盖了所有情形,没有排除上述 “16-18 周岁有独立劳动收入” 的例外情况,因此表述不严谨、错误。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1-25 21:46 34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