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4-08-02 14:20:25157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老师,这列题中的A选项,请问当期所得税为什么要减去递资期初余额啊? 因为这100递资是23年经营亏损产生的未来可以抵扣的暂时性差异,24年实现了利润,所以在24年弥补400的亏损,所以纳税调减400. 专业指导-小颖老师 2025-07-18 16:44 23次浏览 再编制下一张合报抵消权益的时候,商誉写的是3200还是2240 出售丙公司部分股权(资料3),因甲公司仍能控制丙公司,丙公司依旧是甲公司子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商誉金额保持初始确认的未减值金额,所以抵消权益时商誉写3200 ,不会因股权比例变动(未丧失控制)改变初始确认的商誉金额 。 专业指导-帆帆老师 2025-07-18 16:44 20次浏览 老师好,如果这里戊公司达到51%是不是就可以纳入甲公司合并范围呢? 亲爱的同学你好,你的问题已收到,解答如下: 控制权角度‌:51%股权通常构成法律上的控制(相对控制线),但投资性主体对子公司的合并与否不单纯依赖持股比例,关键需判断戊公司是否仍为投资活动提供服务。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加油! 专业指导-晶华老师 2025-07-18 16:43 25次浏览 可以帮我举例子吗,附条件有哪种情况 背书附条件:所附条件无效,背书有效,票据有效。 保证附条件:所附条件无效,保证有效,票据有效。 承兑附条件:视为拒绝承兑,票据有效。 票据附条件支付委托(承诺):记载无效,票据无效。希望老师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同学学习顺利。 专业指导-英子老师 2025-07-18 16:42 15次浏览 题干说该设备只用了两年半,怎么答案账面价值却减去三年折旧 得看现在的时点,现在是2024年年末(0时点),2022年年初投入使用的,22,23,24刚好3年折旧。 专业指导-婷婷老师 2025-07-18 16:42 15次浏览 质权人丧失占有,质权人并不当然消失;留置权人丧失占有,留置权当然消灭,老师我有点乱 1️⃣ 质权是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或权利优先受偿。质权以转移占有为成立要件之一,但质权人丧失占有,质权并不当然消灭。 若质权人非基于自己的意愿而丧失对质物的占有(比如质物被第三人抢走 ),质权人可以基于占有返还请求权等权利要求返还质物,在这种情况下质权仍然存续。只有当质权人放弃质权等法定情形出现时,质权才会消灭。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07-18 16:42 21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这个对股份有限公司适用么 主要针对有限责任公司哟,股份有限公司在特殊情况下也适用(其实目前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实缴制,一般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哟) 专业指导-奇奇老师 2025-07-17 09:28 30次浏览 精华 老师,这题选项第D为什么不对,没看懂 同学您好,强制信息披露是强制需要披露的信息。硬信息披露指的是披露的是历史客观性信息。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硬信息不一定是强制信息披露,强制信息披露也不一定是硬信息。 专业指导-尤娜老师 2025-07-17 05:47 30次浏览 精华 同控的入账成本为什么要包含商誉呢?同控不是不产生商誉吗?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为: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中账面价值的份额+商誉,下面来解释一下商誉是如何来的。 比如:甲从母公司A那里购买了同一集团的A的子公司乙,形成同一控制下合并,而乙是之前母公司A从外部购买的,当时购买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了商誉。现在甲从母公司A那里购买了乙,成为乙的母公司,也要把当初A购买乙形成的商誉承接过来。 也就是说:商誉并不是甲购买乙(同控)下形成的,而是之前最终控制方A收购乙时(非同控)形成的。 专业指导-婷婷老师 2025-07-17 09:46 32次浏览 精华 减资为什么会影响债权人利益 公司的注册资本是公司承担债务责任的基础,是对债权人债权的一种保障; 减资意味着公司实际可用于偿还债务的财产减少; 比如,甲公司注册资本原本是1000万元,对外有500万元债务,公司资产状况良好,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 但如果公司减资到300万元 ,在公司资产没有其他增加的情况下,债权人的债权保障程度明显降低,一旦公司经营出现问题,债权人收回全部债权的可能性就会变小;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呢,祝考试顺利通过! 专业指导-兰兰老师 2025-07-17 08:21 24次浏览 精华 老师您好: (1)不看他是否签订协议,而看他在日后才合并,为非调整事项 (2)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金额尚未确定,日后才转增的,为非调整事项 (3)日后汇率才波动的,为非调整事项 (4)2024年新发生的,为非调整事项 上述分析对吗 核心原则就是看他是否是资产负债表日发生的,如果不是就是非调整事项吗 你的分析和对核心原则的理解是 正确 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核心看事项“是否在资产负债表日(2023 年末 )已存在、有迹象”。若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已存在(有实质迹象 ),日后确认/了结,是调整事项 ;若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新发生”(此前无迹象 ),则是非调整事项 。 1️⃣收购乙公司:2023 年 11 月签协议(表日前后),但 2024 年 3 月才完成(实质交易在日后)→ 新发生,非调整 。 2️⃣资本公积转增:2023 年 12 月“金额未确定”(无实质结论 ),2024 年 2 月才决议→ 新发生,非调整 。 3️⃣美元债券汇率:2024 年 1 - 3 月才升值(表日后新波动 )→ 新发生,非调整 。 4️⃣研发费政策:2024 年 3 月才发布(表日后新政策 )→ 新发生,非调整 。 简言之,“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已存在/有既定事实”是判断核心,你抓住了本质,分析没问题~ 专业指导-李佳老师 2025-07-17 08:36 23次浏览 精华 为什么公允价值减去其他费用和未来现金流量要看谁高用谁?不应该谁低用谁吗,这样才符合谨慎性 会计准则规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 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谨慎性要求 “不高估资产、不低估负债”, 但 “可收回金额” 的本质是资产能给企业带来的 “真实价值” , 需站在 “理性决策” 视角判断: 若企业选择 处置资产 ,能拿到的是 “公允价值 - 处置费用”; 若企业选择 继续用资产 ,能拿到的是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 理性的企业会选 “更有利”(金额更高)的方式 实现资产价值; 只有按 “较高者” 计量可收回金额,才能真实反映资产能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呢,祝考试顺利通过! 专业指导-兰兰老师 2025-07-17 08:40 50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