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4-07-19 14:37:20197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21和22题的提问区别是什么 ,债权人取得成本不就是按公允入账么 为什么21题不是按805入账 22题是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 21题这里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债务重组这里不算金融资产,不能按公允价值计量。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属于非金融资产,其初始投资成本需包含直接相关费用;而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920 万元)与受让资产公允价值(800 万元)的差额,计入 “投资收益”。 专业指导-媛媛老师 2025-10-30 13:42 21次浏览 答案上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300-100✕60%)✕20% 我用按老师教的另一种方法算为啥不对啊 老师帮我看一下是哪里理解错了 同学算的是内部交易的算法 减掉未出售部分对应的未实现内部交易40%部分 实际上这个是评估增值,要减掉已出售部分少结转的成本,所以减得是60%部分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10-30 12:00 34次浏览 变动成本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装运费包装费,这些都是不可改变的吗?(技术性变动成本) 按业务量计提的固定设备折旧是酌量性变动成本(可以改变),这个对吗? 1.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是不可改变的吗? 是,属于技术性变动成本。 其单位成本由技术和设计客观决定(如单耗材料、标准工时),管理层不能随意改变。 ​ 2. 按业务量计提的折旧是酌量性变动成本吗? 不是,它属于技术性变动成本。 如每件产品折旧由设备价值、总产能等技术参数固定计算得出,管理层不能随意改变。 专业指导-小熊老师 2025-10-29 11:10 30次浏览 答疑老师您好! 这是我对这四个名词的个人理解 您看对不对? 1、应收账款 是 主要业务中 卖方出售给买方产品 应该收到的货款 属于是资产类会计科目 2、应付账款 对应的是主要业务中 买方收到卖方货物应该付的账款 属于负债类会计科目 3、预收账款 是 主要业务中 赁方向租方预先收的押金一类的账款 实则是属于负债类会计科目 后续需要归还给租方 4、预付账款 是 主要业务中 租房向赁方预先缴纳的押金充值等一类的账款 实则还是属于资产类会计科目 后续可以收回这笔账款 您对四个会计科目的理解基本正确 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是资产,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是负债。 注意预收账款的“归还”说法不严谨,负债的清偿方式不仅是退款,更多是通过履行义务(交货/服务)来抵消。预付账款作为资产的关键在于“索取权”,而不仅是“可收回”,要强调未来获取商品/服务的权利。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10-29 11:10 23次浏览 老师这里第五行,给一个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目的是什么啊 同学你好,这个地方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是一个迷惑条件,本题中用不到哦,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入账价值用的是投资方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商誉=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持股比例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10-29 11:08 19次浏览 什么是银行保函?我只知道承兑汇票 和商业承兑汇票 他们的区别在哪里 银行保函是银行作为担保人,应申请人比如企业请求,向受益人出具的书面担保凭证,承诺若申请人未按约定履行义务比如付款、履约,银行将按保函约定向受益人赔付约定金额,核心是担保履约/付款 专业指导-韩韩老师 2025-10-29 11:07 27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红色框出来的这部分不懂 本季度(第四季度)能收到的现金=504万×60%=302.4万(对应表格里“第四季度”的现金收入);剩下的40%(504万×40%)要等到下一年第一季度才能收到,所以在本年第四季度末(年末),这部分就形成了“应收账款”,金额是5040000×40%=2016000元。 专业指导-铮铮老师 2025-10-30 12:26 27次浏览 精华 老师第二步,1450为什莫/2 2020年度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1450万元是全年利润,而甲公司是2020年7月1日取得乙公司股权,仅需核算2020年下半年(7-12月)的净利润,因此用全年净利润除以2,得到下半年的利润(题目明确“每月利润均衡”,所以半年利润=全年利润÷2)。 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5000-4500=500万元)是无形资产导致的,该无形资产剩余使用年限10年,因此2020年下半年(6个月)需补提的摊销额=500÷10×(6/12)=25万元,这部分摊销会减少乙公司的净利润,所以调整后的下半年净利润=725(1450÷2)-25=700万元。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0-28 11:19 40次浏览 精华 问甲的初始入账金额 为什么20000*80% 你好同学!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其本质是企业集团内部的资产重组。因此,不能使用被合并方(乙公司)自己报表上的价值(15,000万),也不能使用合并方(甲公司)支付的对价的公允价值(30,000万),而应站在​​最终控制方​​的视角,看这个资产在集团“合并报表”上值多少钱。 甲公司发行股票换取的只是乙公司​​80%​​ 的有表决权股份,并非100%的股权。因此,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应该是它获得的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中所对应的那部分净资产份额。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公式为: ​​初始入账金额 = 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账面价值 × 持股比例 + 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时形成的商誉​​;在本例中,题目明确说明“与乙公司相关的商誉金额为零”,所以公式后半部分为0。 所以初始入账金额是:20,000万元(乙公司在集团账面上的总价值) × 80%(甲公司获得的份额) = 16,000万元。 如收到老师回复后仍有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同学随时追问,加油~ 专业指导-穆易老师 2025-10-28 14:03 20次浏览 精华 这道题不会做,也不明白题干中的外加当年净利润的20%, 在求留存收益的增加时要1-20% 外部融资需求 = 增加的敏感性净资产 - 留存收益的增加 增加的敏感性净资产:10000×30%×40% = 1200万元 留存收益的增加:先算净利润,再考虑 “固定股利 + 净利润 20% 的额外股利”,即留存比例为1 - 20% 最终计算得 1150 万元所以外部融资需求 =1200 - 1150 = 50万元,选 A。 “1 - 20%” 是因为净利润中有 20% 用于额外股利,剩下的部分参与留存 专业指导-铮铮老师 2025-10-23 09:54 29次浏览 精华 想让老师解析一下这两个的区别? 预付年金现值 公式①:P=A×(P/A,i,n)×(1+i) 这里先计算普通年金现值 (P/A,i,n),即普通年金为 A,利率为 i,期数为 n 时的现值。因为预付年金是在每期期初付款,比普通年金(期末付款)早一期,所以将普通年金现值乘以 (1+i),就得到预付年金现值。 公式②:P=A×[(P/A,i,n−1)+1] 可以把预付年金看作是期数为 n−1 的普通年金,再加上第一期期初的付款 A。(P/A,i,n−1) 是期数为 n−1 的普通年金现值,再加上 A,就得到预付年金现值。 预付年金终值 公式①:F=A×(F/A,i,n)×(1+i) 先计算普通年金终值 (F/A,i,n),普通年金是期末付款,预付年金是期初付款,在计算终值时,预付年金的每一笔付款都比普通年金多计算一期利息,所以将普通年金终值乘以 (1+i),得到预付年金终值。 公式②:F=A×[(F/A,i,n+1)−1] 把预付年金的期数看作 n+1 期的普通年金,然后减去最后一期(第 n+1 期)多算的那笔付款 A。(F/A,i,n+1) 是期数为 n+1 的普通年金终值,减去 A,就得到预付年金终值。 总的来说,预付年金是在每期期初收付,普通年金是在每期期末收付,预付年金现值和终值的计算都是在普通年金的基础上,考虑付款时间提前一期的影响,通过调整普通年金的现值或终值公式来得到。 专业指导-壹新老师 2025-10-20 16:30 21次浏览 精华 为什么股权成本大于债权成本,麻烦老师解析下 股权成本大于债权成本,核心原因是股东承担的风险远高于债权人,且债权有固定收益和优先受偿权,股权则没有。 1. 收益稳定性不同:债权人能按约定利率获得固定利息,收益确定;股东只能在企业盈利后获得分红,收益不固定且可能为零。 2. 清偿顺序不同:企业破产清算时,债权人对企业资产有优先受偿权,能优先拿回本金和利息;股东只能分配债权人清偿后的剩余资产,甚至可能血本无归。 3. 风险承担不同:债权人不承担企业经营风险,只需关注企业是否有能力还本付息;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需承担全部经营风险,包括亏损、市场波动等。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0-21 09:40 19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