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3-10-16 10:29:27170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资本公积就是超出实收资本的部分吧?老师,实收资本是不是注册资金的部分呢? 是的 实收资本就是股东实际投入公司的、在营业执照上登记的“本钱”。比如营业执照写注册资本100万,股东真的投了100万,这100万就是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就是股东投资时 “多给的钱”。 公司注册资本100万,有投资人愿意出150万来占这100万的份额。 其中的 100万 计入 实收资本。 多出来的 50万 就计入 资本公积。 实收资本 = 按注册资本份额投的钱 资本公积 = 股东投入的 超出份额 的那部分钱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11-19 11:57 91次浏览 老师好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分成: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公式里要减去各项扣除,包括企业所得税。 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这里没说要减去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的计算结果也在所得税费用之前。 为什么间接法没有减去所得税费用但是直接发就减去各项扣除中的所得税费用了 同学您好~ 1. 直接法问题纠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明确规定,企业所得税税款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因此直接法公式中“各项扣除”,仅指税法允许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不含企业所得税)、损失等支出,绝非包含企业所得税,这是误区。 2. 间接法无需扣所得税费用的原因:① 会计口径下,利润总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等(未扣除企业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是基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后,用于得出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的项目,并非利润总额的组成部分;② 间接法的逻辑是“以会计利润总额为基础,调整税会差异(调增/调减税法与会计口径不一致的项目)”,最终得出税法认可的应纳税所得额。由于所得税费用本身是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后的结果,而非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前提,因此无需也不能在间接法中扣除。 “如同学针对上述解释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随时进行追问或重新提问哦~” 专业指导-王辰老师 2025-11-19 11:56 33次浏览 45.2不应该是折扣后的收入吗? 45.2应该是折扣前的金额,不是折扣后的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11-19 11:52 36次浏览 你好老师,这句话后半段没有懂,可以举例说明吗,谢谢 同学您好~ 题目里说“交易价格是企业向客户转让商品时收取的对价”,这个说法错在哪儿呢?咱用生活里的小事举例子: 比如咱们开了家小超市,有个常来的老顾客来买一箱牛奶,标价50块,但他今天没带现金,跟咱们说“我明天肯定把50块给送来”——这时候,咱们现在还没真拿到这50块,但咱们确定他会给,这个“咱们确定能收到的50块”,就是咱们说的“交易价格”。 而题目里说的“收取的对价”,意思是“已经拿到手的钱”,但实际交易里,交易价格不是只算“已经拿到的钱”,而是算“咱们确定有权收到的钱”(哪怕暂时还没拿到)。 所以正确的定义是“企业因转让商品,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题目把“预期有权收的”说成“已经收取的”,这就错啦~ 专业指导-王辰老师 2025-11-19 11:51 23次浏览 你好老师,月初结存的24000,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是节约的300,而不是超支呢 这个是根据借贷方向判断的哦,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是贷方余额,库存材料成本差异借方表示超支差异,贷方表示节约差异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11-19 11:49 15次浏览 你好,老师,题目意思不是很明白 题目问的是:纳税人转让“旧房或者旧的建筑物”(比如二手的房子、老厂房这类)时,计算土地增值税的时候,哪些花费是可以从收入里扣掉、用来算税款的。 - 选项A:评估价格 旧房不是新房,没法直接按建造成本算扣除,得找评估机构算“评估价格”(计算方式是“重置成本价×成新度折扣率”,比如房子现在重新建要100万,用了5年成新率60%,评估价格就是60万)。这个评估价格是法定可以扣除的,所以A对。 ​ - 选项B:转让环节缴纳的税金 转让旧房时会交一些税,比如转让的印花税、城建税这些,这些税金属于转让的成本,能扣除,所以B对。 ​ - 选项C: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地价款 当初买这块地花的钱(比如买地的价款),是取得土地的成本,属于可以扣除的项目,所以C对。 ​ - 选项D:重置成本价 重置成本价是“现在重新建这个房子要花的钱”,但不能直接扣这个数,得乘以成新度折扣率变成“评估价格”才能扣,所以D不能直接扣除,错误。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1-19 11:49 18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老师,这些公式要把它纯背下来吗 刚接触会计需要先记忆下来,到后期学到各类科目的具体计量时,这个公式就会充分理解了,如果您刚开始学,建议先强化记忆哦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11-18 16:56 41次浏览 精华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第一年从7月开始计提折旧,为什么下面解析那里,算出第一年折旧额不除以2呢? 这是因为解析里的计算已经默认按“年度”而非“自然月度”来计算折旧(也就是“会计年度折旧”,从2020年7月到2021年6月作为第一个折旧年度、2021年7月到2022年6月作为第二个折旧年度),所以不需要额外除以2。 1. 生产线2020年6月30日达到可使用状态,第一个折旧年度是2020.7–2021.6,折旧额=200×2/5=80万元(覆盖完整12个月); 2. 第二个折旧年度是2021.7–2022.6,折旧额=(200-80)×2/5=48万元(同样覆盖完整12个月); 3. 到2022年6月30日(更新改造时点),累计折旧=80+48=128万元,账面价值=200-128=72万元,和解析结果一致。 这种按“折旧年度”计算的方式,会直接用完整年度的折旧额,所以不需要拆分半年。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11-18 17:02 41次浏览 精华 那其他选项可以说一下对于是什么吗 A. 坚持诚信,守法奉公 → 对自己(自律) B. 坚持准则,守责敬业 → 对工作(履职) C. 坚持学习,守正创新 → 对未来(发展) D. 忠于职守,尽心尽力 是 B选项(履职要求) 的具体表现。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11-18 17:50 30次浏览 精华 老师,您能帮我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吗?谢谢 在计算第二年的折旧额时,需要减去第一年折旧额的方法是双倍余额递减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年数总和法​​在计算第二年折旧额时,​​不需要​​直接减去第一年的折旧额;年限平均法每年折旧额的计算基础都是(原值 -预计净残值),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总工作量​​,年数总和法每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双倍余额递减法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包含了上一年折旧)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11-19 15:09 28次浏览 精华 关于按售价金额法核算有两个例题没有懂:按谢老师讲的公式,期末结存和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是一样的算法?都是按结存数量的占结存合计数量的比例再乘以进价合计数 但是老师又提到一定要看问什么再求什么?一个是期末结存售价实际成本,一个是本期销售售价实际成本 售价金额法的核心是“先算差价率,再用售价×(1-差价率)转实际成本”,期末结存和本期销售只是“售价基数”不同: 1. 算差价率:(总差价)÷(总售价) 2. 实际成本 = 对应的售价 ×(1 - 差价率) 例题1(求“本期销售实际成本”) 总差价=期初差价+本期购入差价 总售价=期初售价+本期购入售价 算出差价率后,用本期销售收入(销售的售价)×(1-差价率)” 例题2(求“期末结存实际成本”) 先算“期末结存的售价”=期初+购入-销售的售价 再用“期末结存售价×(1-差价率)”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1-17 11:49 69次浏览 精华 为什么D是社会监督,社会监督是什么 会计监督分为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三类: 单位内部监督:由单位自身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选项 B 属于此类)。 国家监督:由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单位会计行为实施的监督(选项 A “证券监管”、选项 C “财政部门监督” 属于此类)。 社会监督:由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和社会公众等对会计工作实施的监督。 会计师事务所是独立于企业和政府的社会中介机构,其通过审计业务(如财务报表审计),从社会第三方的角度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验证,属于典型的社会监督(选项 D 符合)。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1-17 19:23 37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