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5-11-14 11:36:3921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老师,我紫色高亮的这个分录实在不理解,辛苦详细解释一下,感谢 咱们举个例子理解一下哦~母子公司是一家人,第一年内部卖的存货,子公司提了减值,一家人不认这个减值,所以第一年把减值给抹掉了。 到了第二年第一年抹掉减值的账,要接过来用年初未分配利润把去年的数带上,要是第二年把去年的存货卖了一部分,那卖出去的这部分对应的减值,得跟着存货成本一起算到营业成本里,这样一家人的成本才是准的。 专业指导-韩韩老师 2025-11-14 11:38 24次浏览 凭什么说这396000就是第二步骤当月使用的半成品。这两个步骤都是九月的数据,9月第一步骤的半成品为什么都投入蝶步骤了 产品生产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骤对原料进行预处理,随后直接转移到第二步骤进行深加工,原料在第一步骤生产开工时一次性投放,第二步骤领用第一步骤产品(即半成品)继续加工,不再投入新的原料。 以上题目信息,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中,第一步骤完工的半成品成本会全部转入第二步骤,作为第二步骤的“直接材料”或“半成品”成本。本题中第一步骤完工半成品转出的合计金额为396000元,因此这部分金额就是第二步骤当月使用的半成品成本。 专业指导-帆帆老师 2025-11-14 11:38 15次浏览 每年计算是怎么计算的啊老师 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1. 步骤一:计算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 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 = 公允价值 - 账面成本 = 200 - 140 = 60 (万元)。 2. 步骤二:计算每年应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 企业选择分5年均匀计入,每年确认的所得 = 60 /5=12 (万元)。 3. 步骤三:计算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会计上已确认转让所得60万元,而税法上2021年应确认12万元,因此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 12 - 60 = -48 (万元),即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48万元。 在后续年度(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每年税法上仍需确认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12万元,而会计上不再确认该部分所得,因此每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2万元。 具体来说,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这四年,每年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均为 12 - 0 = 12 万元(调增)。 同学,不用紧盯着计税基础多少账面价值多少,本质就是会计和税法允许扣除的金额不同,纳税调整就行了。 专业指导-帆帆老师 2025-11-14 11:37 35次浏览 老师,净额法,为什么借方冲的是其他收益21?净额法通过折旧分摊的时候也是冲减成本费用类科目啊,怎么这里出现了其他收益呢 净额法退回时的“其他收益”,是对前期隐式冲减成本费用的“反向补回”,本质仍归属于政府补助相关的损益调整。 具体如下: 1. 净额法下,收到补助时直接冲减固定资产成本(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后续折旧按冲减后金额计提——相当于“隐式冲减”了各期折旧费用(比如原本该提10万折旧,冲减后提8万,间接少记了2万费用)。 ​ 2. 现在要退回补助,需先恢复固定资产原价值(借:固定资产210万),同时补提之前少提的1年折旧(210万/10年=21万,贷:累计折旧21万)。 ​ 3. 这21万是前期本应计提却未计提的折旧费用,因和政府补助相关,不能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制造费用”(否则会混淆常规折旧与补助影响),所以用“其他收益”核算——相当于把前期少记的费用,通过“其他收益”这个补助专属科目反向确认,既匹配准则要求,又和总额法的损益口径保持一致。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1-14 11:36 25次浏览 这个折旧税法为啥不认啊?不是不认减值和公允变动吗 同学,使用权资产税法不认,使用权资产计提的折旧税法也不认可。 专业指导-小燚老师 2025-11-14 11:36 17次浏览 未计提过减值准备。 为什么无合同还是采用熟低的142? 未计提过减值准备是说本次核算减值之前减值准备没有余额,本次新核算出来的减值准备就是要计提的金额,存货本身就是以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来计量的,如果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需要以可变现净值核算并计提减值准备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11-14 11:35 23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乙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为什么不减去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就相当于实现了这部分损益吗? 在合并报表中,购买日评估增值属于子公司自身资产的公允与账面差异,需调整子公司净利润,而内部交易损益是集团内部利润转移,通过抵销分录直接消除,不需要调整子公司净利润。 对于内部交易的固定资产,未实现损益通过抵销营业收入、成本、固定资产原价处理,已实现的损益,折旧部分通过抵销累计折旧和管理费用处理,二者均不涉及调整子公司净利润 专业指导-韩韩老师 2025-11-04 17:51 92次浏览 精华 净损益,指的是收益? 损益不是包含收益和损失吗? 净损益,有一个“净”字哟,表示收入-支出哟 本题买入看跌期权需要花费3.58元,到期日最大的收益是股票价格为0的时候,收益是12元,那么收益-支出=12-3.58=8.42; 专业指导-奇奇老师 2025-11-04 17:07 32次浏览 精华 使用权资产是怎么算的呀? 你好同学! 1、确定每年的租赁付款额: 第1年(2022.7.1 - 2023.6.30):由于开始日就支付,且免2个月租,所以首次支付金额 = 10个月 × 100万元/月 = 1,000万元。 第2-5年(2023.7.1 - 2027.6.30):每年支付金额 = 12个月 × 100万元/月 = 1,200万元。 2、对租赁付款额进行折现 首笔付款1,000万元:在租赁开始日支付,所以它的现值就是其面值 1,000万元。 后续4笔付款的现值 = 1,200万元 × 3.5460(期数为4、利率为5%的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 4,255.2万元 租赁负债的现值(即初始计量金额)= 1,000万元 + 4,255.2万元 = 5,255.2万元。 这个金额也就是在尚未考虑租赁激励时,“使用权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 题目中,出租人(甲公司)向承租人(丙公司)支付了 250万元的租赁激励。 根据会计准则,租赁激励应冲减使用权资产的成本。 最终的使用权资产成本 = 租赁负债现值 - 租赁激励 最终的使用权资产成本 = 5,255.2万元 - 250万元 = 5,005.2万元。 如收到老师回复后仍有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同学随时追问,加油~ 专业指导-穆易老师 2025-11-04 14:06 60次浏览 精华 老师,这里为什么是80 甲公司从共同经营“安排A”购入M产品,甲公司按100万元入账(作为存货),而该产品在安排A中的账面价值是60万元; 因此,安排A因这笔交易产生了未实现内部损益: 100 - 60 = 40 万元; 因为产品还没对外出售,这部分损益还“未实现”; 甲公司和乙公司对安排A的资产、负债及损益各享有50%的份额; 甲公司应抵销的“自身份额的未实现损益”: 40*50% = 20 万元; 因为这部分损益是甲公司内部交易产生的,在合并报表中需要抵销; 甲公司购入时存货入账价值是100万元,需要抵销自身份额的未实现损益20万元,因此合并报表中存货的账面价值为: 100 - 20 = 80 万元 希望可以帮到您呢,祝考试顺利通过! 专业指导-兰兰老师 2025-11-04 11:22 55次浏览 精华 为什么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与尚未付款的租赁付款额之间的差值要计未确认融资费用 因为租赁付款额是分期支付,考虑时间价值,需要将未来需要支付的租赁付款额折现到当前时点,即为现值,也可以理解为本金; 而合计需要支付的租赁付款额可以理解为本利和; 差额未确认融资费用则可理解为利息; 希望可以帮到您呢,祝考试顺利通过! 专业指导-兰兰老师 2025-10-23 19:55 88次浏览 精华 老师,如果他不影响利润总额的话,那么在进行税务申报的时候是要将利息收入调整到收入那一项吗? 你好同学! 首先给同学阐明两点,第一点,国债这类利息收入是要计入投资收益的 第二点,目前税务只是将其成为收入,这只是一种叫法,但是无需把其从“投资收益”科目中调整到会计的收入类科目 如果满足了不纳税的条件,目前从新的纳税申报表中,可以在主表中选择对应的选项,然后作为免税收入进行纳税调减即可 如收到老师回复后仍有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同学随时追问,加油~ 专业指导-穆易老师 2025-10-23 10:38 37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