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5-11-12 11:51:2017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这里是不是应该加一个赊销收入的确认时间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企业的下列生产经营业务可以分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一)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二)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不是所有劳务都可以赊销分期确认,赊销不属于一般情形 专业指导小宇老师 2025-11-12 13:54 23次浏览 2022年年末,摊余成本9个月是到月底吗? 2023年,摊余成本是2022年4月到2023年3月 2023年年底,摊于成本是几月到几月? 因为是22年4月份发行的,所以22年就算上9个月的实际利息。 要算23年底的要分段算,因为3月份是付息了,会导致摊余成本变少,4-12要用减少后的摊余成本计算实际利息,这样算出来的就是23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 专业指导-小肚老师 2025-11-12 13:53 19次浏览 老师说投资报酬率可以分解指标的时候说的是这个,这个好像也不是题目选项中描述的那两个指标呀 选项C:投资报酬率可以分解为投资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经营资产)和部门经营利润率(部门经营利润/销售收入)的乘积,该表述正确。 专业指导-帆帆老师 2025-11-12 13:53 23次浏览 ①为什么合并报表在这个地方要重分类,但是个别报表不用。 ②为什么重分类是计入留存收益而不是投资收益?重分类一般都发生在处置当期,不是一般都计入投资收益吗? 问题① 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是基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规则,按照权益法的要求,对剩余股权追溯调整时,是将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等按照持股比例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和对应项目(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其他综合收益等),并非“重分类”操作,是正常的权益法追溯调整。 而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因为要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整体交易实质,当丧失对乙公司的控制权时,需要把与子公司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等进行重分类处理。合并报表视角下,要将原来在子公司层面形成的、与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根据其性质和最终归属进行重新归类,以体现集团层面的收益分配或权益变动实质,所以需要重分类,个别报表则是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的规则处理,无需重分类。 问题② 因为乙公司持有的是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此类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的其他综合收益,在处置相关资产(或在本例中,因丧失对子公司控制权,相当于处置了与该金融资产相关的权益)时,应将其他综合收益转入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而不是投资收益。只有当其他综合收益对应的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投资”等(其公允价值变动或减值等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在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才会计入投资收益。这里由于资产性质是“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所以重分类计入留存收益。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1-12 13:53 16次浏览 老师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实行“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核算模式。建账怎么建,建两套账吗,会计准则选什么 不是建两套账,会计准则选《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具体建账方式和核算逻辑如下: 1. 建账核心:一套账两套核算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只需设置一套会计账簿,但在账簿中同时容纳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核算内容。通过平行记账实现双核算,即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既要按财务会计权责发生制核算,又要按预算会计收付实现制核算;非现金收支业务,仅需财务会计核算即可。 ​ 2. 科目设置区分两类核算:账簿中需同时设置财务会计科目和预算会计科目。财务会计有资产、负债等科目,预算会计有预算收入、预算支出等科目,两类科目分别核算对应业务,数据在同一账簿内相互独立又可对应核对。 ​ 3. 报表输出满足双报告需求:期末依据账簿中财务会计科目数据编制财务报表,反映财务状况等;依据预算会计科目数据编制预算会计报表,反映预算执行情况,无需两套账就能实现双报告目标。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1-12 13:53 19次浏览 老师 这个无形资产在形成预定经济规模之前发生的初始运作损失为啥不包括在无形资产里呀 这个运作不是相当于测试吗? “形成预定经济规模之前的初始运作损失”, 是无形资产已经能正常用了,但因为刚开始运作导致的亏损,这是经营活动的损失,不是让无形资产“达到可用状态”的必要支出,而是后续运营阶段的损耗,所以不能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希望可以帮到您呢,祝考试顺利通过! 专业指导-兰兰老师 2025-11-12 13:53 20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乙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为什么不减去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就相当于实现了这部分损益吗? 在合并报表中,购买日评估增值属于子公司自身资产的公允与账面差异,需调整子公司净利润,而内部交易损益是集团内部利润转移,通过抵销分录直接消除,不需要调整子公司净利润。 对于内部交易的固定资产,未实现损益通过抵销营业收入、成本、固定资产原价处理,已实现的损益,折旧部分通过抵销累计折旧和管理费用处理,二者均不涉及调整子公司净利润 专业指导-韩韩老师 2025-11-04 17:51 79次浏览 精华 净损益,指的是收益? 损益不是包含收益和损失吗? 净损益,有一个“净”字哟,表示收入-支出哟 本题买入看跌期权需要花费3.58元,到期日最大的收益是股票价格为0的时候,收益是12元,那么收益-支出=12-3.58=8.42; 专业指导-奇奇老师 2025-11-04 17:07 29次浏览 精华 使用权资产是怎么算的呀? 你好同学! 1、确定每年的租赁付款额: 第1年(2022.7.1 - 2023.6.30):由于开始日就支付,且免2个月租,所以首次支付金额 = 10个月 × 100万元/月 = 1,000万元。 第2-5年(2023.7.1 - 2027.6.30):每年支付金额 = 12个月 × 100万元/月 = 1,200万元。 2、对租赁付款额进行折现 首笔付款1,000万元:在租赁开始日支付,所以它的现值就是其面值 1,000万元。 后续4笔付款的现值 = 1,200万元 × 3.5460(期数为4、利率为5%的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 4,255.2万元 租赁负债的现值(即初始计量金额)= 1,000万元 + 4,255.2万元 = 5,255.2万元。 这个金额也就是在尚未考虑租赁激励时,“使用权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 题目中,出租人(甲公司)向承租人(丙公司)支付了 250万元的租赁激励。 根据会计准则,租赁激励应冲减使用权资产的成本。 最终的使用权资产成本 = 租赁负债现值 - 租赁激励 最终的使用权资产成本 = 5,255.2万元 - 250万元 = 5,005.2万元。 如收到老师回复后仍有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同学随时追问,加油~ 专业指导-穆易老师 2025-11-04 14:06 53次浏览 精华 老师,这里为什么是80 甲公司从共同经营“安排A”购入M产品,甲公司按100万元入账(作为存货),而该产品在安排A中的账面价值是60万元; 因此,安排A因这笔交易产生了未实现内部损益: 100 - 60 = 40 万元; 因为产品还没对外出售,这部分损益还“未实现”; 甲公司和乙公司对安排A的资产、负债及损益各享有50%的份额; 甲公司应抵销的“自身份额的未实现损益”: 40*50% = 20 万元; 因为这部分损益是甲公司内部交易产生的,在合并报表中需要抵销; 甲公司购入时存货入账价值是100万元,需要抵销自身份额的未实现损益20万元,因此合并报表中存货的账面价值为: 100 - 20 = 80 万元 希望可以帮到您呢,祝考试顺利通过! 专业指导-兰兰老师 2025-11-04 11:22 51次浏览 精华 为什么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与尚未付款的租赁付款额之间的差值要计未确认融资费用 因为租赁付款额是分期支付,考虑时间价值,需要将未来需要支付的租赁付款额折现到当前时点,即为现值,也可以理解为本金; 而合计需要支付的租赁付款额可以理解为本利和; 差额未确认融资费用则可理解为利息; 希望可以帮到您呢,祝考试顺利通过! 专业指导-兰兰老师 2025-10-23 19:55 87次浏览 精华 老师,如果他不影响利润总额的话,那么在进行税务申报的时候是要将利息收入调整到收入那一项吗? 你好同学! 首先给同学阐明两点,第一点,国债这类利息收入是要计入投资收益的 第二点,目前税务只是将其成为收入,这只是一种叫法,但是无需把其从“投资收益”科目中调整到会计的收入类科目 如果满足了不纳税的条件,目前从新的纳税申报表中,可以在主表中选择对应的选项,然后作为免税收入进行纳税调减即可 如收到老师回复后仍有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同学随时追问,加油~ 专业指导-穆易老师 2025-10-23 10:38 37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