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收藏
  • 分享
  • 回到顶部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知识点:费用和利润
来源:之了课堂
2020-05-09 09:34:56

大家好呀!为了帮助大家更加高效的备考初级会计师考试,今天之了君继续跟大家分享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知识点:费用和利润!在会计人日常工作中会经常用到哦,一定要仔细看看~

一、营业成本

1、内容

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2、账务处理

1)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常性活动发生的成本。

①销售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合同履约成本等

②期末结转成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2)其他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是指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周转材料

      累计折旧

      累计摊销

      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等

期末,应将“其他业务成本”科目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二、税金及附加

1、内容

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2、账务处理

1)计提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等

2)交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等

   贷:银行存款

【注意】企业交纳的印花税,不会发生应付未付税款的情况,不需要预计应纳税额的金额,同时也不存在与税务机关结算或者清算的问题。因此,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于购买印花税票时,直接借记“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3)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税金及附加

三、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发生的不能计入特定核算对象的成本,而应计入发生当期损益的费用。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1、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也属于销售费用。

2、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以及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行政管理部门负担的工会经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研究费用、排污费以及企业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等。

3、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等。

四、利润

1、利润的构成

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他收益+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

2)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2、营业外收支

1)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确认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收益、盘盈利得(主要指现金溢余无法查明原因部分)、捐赠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等。

会计分录

①产生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非流动资产报废净收益)

   待处理财产损溢(现金溢余无法查明原因)

   应付账款等(确实无法支付)

   贷:营业外收入

②期末结转时: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2)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盘亏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罚款支出、债务重组损失、非常损失等。

会计分录:

①产生时: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毁损报废净损失)

      待处理财产损溢(资产盘亏净损失)

      库存商品(对外捐赠,成本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对外捐赠视同销售)

      银行存款等(支付罚款、违约金等)

②月末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外支出

3、所得税费用

企业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部分。

1)应交所得税的计算

①应纳税所得额(税法的利润)是在企业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确定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纳税调整增加额包括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过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标准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等),以及企业已计入当期损失但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等)。

纳税调整减少额主要包括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如前5年内未弥补亏损和国债利息收入等。

②企业当期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2)所得税费账务处理

企业应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当期应交所得税加以调整计算后,据以确认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通过“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4、本年利润

1)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

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有表结法和账结法。

表结法下,各损益类科目每月月末只需结计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累计余额,不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

账结法下,每月月末均需编制转账凭证,将在账上结计出的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2)结转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

会计期末要将企业所有的损益类会计科目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中。

年度终了,企业还应将“本年利润”科目的本年累计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中。

以上是之了君跟大家分享的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知识点:费用和利润的内容,大家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咨询老师哦~

对该篇文章感受如何?
浪费时间
用处不大
一般般
点赞
有收获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